时间: 2025-05-03 11:1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2:36
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见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
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
我家住在岷山的更西面,正好可以看到岷江的发源地。
三巴地区春天的雨后,雪刚刚消融,江水蜿蜒曲折向东流去。
江水向东流淌,绵延万里,而我却在异乡漂泊。
烟波浩渺,草色苍茫,时常带来思念之苦;
风雨交加,猿声哀鸣,令我心痛如断肠。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他漂泊在外之际,表现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漂泊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岷江的秀美风光,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长江万里图》是杨基的一首抒情诗,通过对岷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诗人以“我家岷山更西住”引入,展现了他与故乡的地理位置关系,紧接着描绘岷江的发源地,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生动地展现了岷江流经的秀丽景色,尤其是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之而来的“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则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对比,流露出诗人的漂泊之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苦。这里的“烟波”和“猿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和景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具象化,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漂泊者的内心世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漂泊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居住的山是哪个?
A. 泰山
B. 岷山
C. 黄山
“三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湖南
B. 四川、重庆
C. 江苏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思乡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