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念奴娇 其一 夏夜

《念奴娇 其一 夏夜》

时间: 2025-05-01 06:07:47

诗句

凉侵疏簟,看星河渐转,频催城柝。

百合香匀新欲罢,月照残妆绰约。

纨扇初停,冰肌无汗,重试罗衫薄。

花阴携手,一枝轻罥钗落。

闻道世态浮云,长安棋局,俯仰成今昨。

人在瑶台清露下,消受藤床珠箔。

横笛高楼,鸣蝉满树,尘事浑抛却。

西风转眼,又惊吹到帘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07:47

原文展示:

凉侵疏簟,看星河渐转,频催城柝。
百合香匀新欲罢,月照残妆绰约。
纨扇初停,冰肌无汗,重试罗衫薄。
花阴携手,一枝轻罥钗落。
闻道世态浮云,长安棋局,俯仰成今昨。
人在瑶台清露下,消受藤床珠箔。
横笛高楼,鸣蝉满树,尘事浑抛却。
西风转眼,又惊吹到帘阁。

白话文翻译:

在凉风吹拂的竹席上,仰望星河渐渐移动,时不时听见城中更鼓的催促声。
百合花的香气淡淡飘来,正欲停止时,月光照耀下,映出她的残妆,显得格外妩媚。
轻轻收起扇子,肌肤洁白无汗,重新试穿那薄罗衫。
在花影下携手漫步,一枝轻巧的钗子悄然落下。
听说世事如浮云,长安的棋局,俯仰之间已成过往。
人在瑶台清露之下,享受着藤床上的珠帘。
高楼上的横笛声,树上蝉鸣声,尘世的繁杂已完全抛弃。
西风过眼,突然又吹来帘阁。

注释:

  • 凉侵疏簟:凉风吹拂着稀疏的竹席。
  • 星河渐转:指夜空中的星河慢慢移动。
  • 城柝:指城中更鼓,夜间报时。
  • 百合香匀新欲罢:百合花的香气刚刚散去。
  • 月照残妆绰约:月光照耀下,映出女子未完全妆饰的妩媚。
  • 纨扇:用丝绸做的扇子。
  • 冰肌无汗:形容肌肤冰凉洁白,没有汗水。
  • 重试罗衫薄:重新试穿那薄的罗衫。
  • 花阴携手:在花荫下手牵手。
  • 长安棋局: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像下棋一样。
  • 瑶台清露:仙境般的地方,清凉的露水。
  • 藤床珠箔:藤制的床和珠帘,富丽堂皇的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清标,明代诗人,性情豪放,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为题材,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夏夜,正值盛夏时节,展现了夜晚的清凉与美丽,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念奴娇·其一 夏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夏夜的宁静和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以“凉侵疏簟”引入,便让人感受到夏夜的凉爽与舒适,紧接着“看星河渐转”则描绘了夜空的辽阔与变化。诗中百合的香气和月光下的残妆,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增添了几分幽怨之情,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未尽的情感。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逐渐显露。通过“长安棋局,俯仰成今昨”一句,诗人让人感受到世事如棋,变化无常,令人感慨。此时,身处瑶台清露下,诗人似乎在享受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静谧与安宁。

整首诗在富有音乐感的句式中,融入了情感的波澜,既有对美好夏夜的沉醉,也有对世事浮华的淡然。诗歌以“西风转眼,又惊吹到帘阁”结尾,令人感受到夏夜的短暂与脆弱,带有一丝惆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夏夜的美丽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侵疏簟”:描述了夏夜的凉意,突出环境的舒适。
  • “城柝”:指夜间的报时,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生活气息的氛围。
  • “月照残妆绰约”:月光下的女子,残妆犹存,给人一种柔美而含蓄的感觉。
  • “闻道世态浮云”:世事如浮云,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 “尘事浑抛却”: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抛弃,追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阴携手,一枝轻罥钗落”,形成和谐美感。
  • 拟人:如“西风转眼”,赋予自然以情感。
  • 比喻:用“棋局”比喻世事,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夏夜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世事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河:象征着浩瀚与遥远,代表理想与幻想。
  • 百合:象征纯洁与美好,体现了对爱情的向往。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柔和,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 西风:象征着变幻与时间流逝,带有一丝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凉侵疏簟”中的“疏簟”指的是?
    a) 严实的席子
    b) 稀疏的竹席
    c) 软垫

  2. 诗中提到的“长安棋局”是比喻什么?
    a) 复杂的人际关系
    b) 生活的无常
    c) 游戏的趣味

答案

  1. b) 稀疏的竹席
  2. b) 生活的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采用“念奴娇”形式,表现人生感慨。
  • 李清照《如梦令》: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比较梁清标与苏轼的作品,虽然主题不同,但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 梁清标的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节描写,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历史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世界:阅读与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和学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念奴娇 其一 夏夜》这首诗的美妙与深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宜兴庵壁 题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 题荆门蒙泉 题衡山县驿 宿中洞 送子倅宜春 送翟简卿制参赴南安二首 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 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 寿城凯还宴将帅乐语口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肆铺张 绝缘子 金字旁的字 诱迫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装聋作痴 丨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柳桊 幺字旁的字 拜手稽首 憝獠 耂字旁的字 称斤掂两 辩义 直撞横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