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十 雍乐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十 雍乐》

时间: 2025-04-30 05:32:10

诗句

礼将毕,乐将阑。

回日辔,动天关。

翠凤摇,和鸾响。

五云飞,三步上。

风为驭,雷为车。

无辙迹,有烟霞。

畅皇情,休灵命。

雨留甘,云馀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2:10

原文展示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十 雍乐
作者: 庾信 〔南北朝〕

礼将毕,乐将阑。
回日辔,动天关。
翠凤摇,和鸾响。
五云飞,三步上。
风为驭,雷为车。
无辙迹,有烟霞。
畅皇情,休灵命。
雨留甘,云馀庆。

白话文翻译

礼仪将要结束,音乐也渐渐停止。
骏马回首,穿过天门。
翠色的凤凰摇曳,和鸣的鸾鸟齐声共鸣。
五彩的云彩飞荡,向天步行三步。
微风作为驾驭者,雷声作为车轮的声音。
没有车辙的痕迹,只有烟霞缭绕。
畅快的皇帝情怀,安宁的灵魂命运。
雨水留下甘甜,云彩带来余庆。

注释

  • 礼将毕:指祭礼即将结束。
  • 乐将阑:音乐也将要停止。
  • 回日辔:回首的马车,象征着回望。
  • 翠凤:指美丽的凤凰,象征祥瑞。
  • 和鸾响:鸾鸟与凤凰齐鸣,寓意和谐美好。
  • 五云飞:五彩的云彩,象征着吉祥。
  • 三步上:上升三步,象征向上提升。
  • 风为驭,雷为车:风作为驾驭者,雷作为车轮,形象生动。
  • 无辙迹:没有车辙的痕迹,象征超然。
  • 烟霞: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象。
  • 畅皇情:表达皇帝的愉悦心情。
  • 休灵命:安宁的灵魂,象征平安。
  • 雨留甘:象征丰收,甘甜的雨水。
  • 云余庆:象征云彩带来的幸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77年),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深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庾信的诗歌风格影响深远,成为后世文人效仿的典范。

创作背景

《周祀圜丘歌》是庾信为周朝祭祀活动所作的诗篇,反映了当时祭祀文化的盛行以及皇权的神圣。诗中描绘了祭礼和音乐的庄重场面,展现了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周祀圜丘歌·雍乐》是一首充满庄重与神秘感的诗作,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华丽场景。诗中以“礼”与“乐”的结合为起点,开篇即将礼仪与音乐的结束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仪式感。诗的中间部分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绘,如“翠凤”、“五云”等,展现了宇宙的和谐与美好,象征着天人合一的理想。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对天命的敬畏与思考。诗中“风为驭,雷为车”的比喻,生动描绘了自然力的壮丽与威严,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种神圣的仪式之中。

最后一句“雨留甘,云余庆”,则寓意着祭祀后的丰收与安宁,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得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礼将毕,乐将阑:仪式即将结束,音乐也接近尾声,暗示着一种神圣的结束。
  • 回日辔,动天关:马车回首,象征着对过去的回顾与反思,天门的开启意味着新的开始。
  • 翠凤摇,和鸾响:美丽的凤凰与鸾鸟的齐鸣,象征着和谐与吉祥。
  • 五云飞,三步上:五彩的云彩象征着吉祥,向上升三步则体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 风为驭,雷为车:风作为驾驭者,雷声作为车轮,生动地隐喻了自然的力量。
  • 无辙迹,有烟霞:没有车辙的痕迹,象征超然脱俗,烟霞则增添了神秘感。
  • 畅皇情,休灵命:表达了皇帝的愉悦心情与灵魂的安宁。
  • 雨留甘,云馀庆:象征着丰收与幸福,雨水的甘甜与云彩带来的余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为驭,雷为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力量。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与动作,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祭祀活动展开,通过对仪式、自然与人心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对宇宙和谐、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诗中蕴含的美好祝愿,反映了人们对丰收与安宁生活的向往,传达了对自然敬畏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凤:象征着美好与祥瑞,常用于祭祀与庆典场合。
  • 五云:象征吉祥、繁荣,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 烟霞: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神秘,传递出一种超脱的感觉。
  • 雨留甘:象征丰收与幸福,代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礼将毕,乐将阑”是什么意思?
    A. 音乐开始了
    B. 仪式即将结束
    C. 祭祀活动开始
    答案: B

  2. “风为驭,雷为车”中“风”与“雷”分别象征什么?
    A. 驾驭与力量
    B. 自然与人类
    C. 和谐与安宁
    答案: A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敬畏与和谐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了自然的美与人心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感慨人生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周祀圜丘歌·雍乐》 vs. 《春江花月夜》
    两者均描写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但前者更注重祭祀的庄重与神秘,而后者则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歌鉴赏》
  • 《古代祭祀文化研究》
  • 《庾信诗文集》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周祀圜丘歌·雍乐》的诗意,感受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踏莎行三首 其二 踏莎行 饯春 踏莎行三首 其三 和香儿词韵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踏莎行 其十四 十九部仄韵 踏莎行 荷 踏莎行 其一 踏莎行 后段多一字。旅梦 踏莎行 重别次湘和白石道人江上感梦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趫的词语有哪些 首班车 十字旁的字 使令 镸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年方弱冠 沾风惹草 赏高罚下 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压货 止字旁的字 毫不留情 九曲回肠 月课 厌旧喜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