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6:53
渔家傲 钓月
作者: 陈霆 〔明代〕
薄晚烟林收紫翠。
澄江皓月秋无际。
六尺钓竿随手制。
丝纶细。
流光动处鱼龙避。
试问云台成甚事。
直钩自适闲中趣。
夜静水寒慵久伫。
空归去。
西风梦到芦花被。
薄暮时分,烟雾中的林木收拢成紫色和翠色。
清澈的江面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秋天的景象无边无际。
我手中的六尺钓竿随意摆弄,
细细的钓丝在水中漂浮。
流光闪动的地方,鱼儿和龙都躲避开去。
我问云台山上发生了什么事,
直钩钓鱼,闲适自得,乐在其中。
夜深静谧,水寒得让我懒得久待。
只好空手而归。
西风吹来,梦中飘到芦花的被褥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的一个秋夜,诗人可能在江边垂钓,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清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渔家傲 钓月》是一首描绘秋夜钓鱼情景的诗,诗中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闲适而又富有哲理的生活态度。开篇的“薄晚烟林收紫翠”以生动的色彩描绘了秋日傍晚的自然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澄江皓月秋无际”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六尺钓竿随手制”展现了诗人自如的钓鱼姿态,诗人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在此可见一斑。
“流光动处鱼龙避”则通过动与静的对比,描绘出水中生物的机警与敏捷,增强了诗的动感。此后,诗人自问“试问云台成甚事”,表达了对生活意义的思考,似乎在追问自己在这寂静夜晚中的钓鱼活动与人生的关系。
最后几句“夜静水寒慵久伫”与“空归去。西风梦到芦花被”则回归到一种淡淡的失落与无奈,尽管有着宁静的美感,但诗人最终还是要面对归去的现实,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闲适”与“自然”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归去现实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六尺钓竿随手制”中的“六尺”指的是:
诗人在诗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