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3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30:33
望梅花•过鹦鹉洲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芳草萋萋如画。
唤起祢生閒话。
死向风波曾不怕。
长裤请君穿罢。
除是阿瞒还值骂。
黄祖不堪君诧。
这片芳草如画般茂盛,
唤起你我之间的闲谈。
曾经面对风波我毫不畏惧,
请你穿上长裤,别再犹豫。
除了阿瞒值得一骂,
黄祖的遭遇实在可怜。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董以宁游历鹦鹉洲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结合个人的情感经历。
《望梅花•过鹦鹉洲》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际关系的诗作。诗中以“芳草萋萋”开头,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诗人通过“唤起祢生閒话”的描写,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的轻松谈话与亲近关系,暗示了自然之美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诗中“死向风波曾不怕”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豪情和勇气,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长裤请君穿罢”,则似乎是对朋友的关心,提醒朋友在自然中游玩时的着装,带有一种轻松的幽默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及了历史人物阿瞒与黄祖,暗示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性的探讨。诗人不仅仅在描绘自然之美,更是在探讨人与历史、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次丰富,意蕴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对人生、历史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芳草萋萋”的意思是:
A. 草木凋零
B. 草木繁盛
C. 草木如画
“死向风波曾不怕”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胆怯
B. 无畏
C. 犹豫
阿瞒和黄祖分别指代哪个历史人物?
A. 曹操和黄祖
B. 刘备和曹操
C. 诸葛亮和黄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望梅花•过鹦鹉洲》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董以宁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人际关系和历史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