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梅花•过鹦鹉洲

《望梅花•过鹦鹉洲》

时间: 2025-04-29 02:30:33

诗句

芳草萋萋如画。

唤起祢生閒话。

死向风波曾不怕。

长裤请君穿罢。

除是阿瞒还值骂。

黄祖不堪君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30:33

原文展示:

望梅花•过鹦鹉洲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芳草萋萋如画。
唤起祢生閒话。
死向风波曾不怕。
长裤请君穿罢。
除是阿瞒还值骂。
黄祖不堪君诧。

白话文翻译:

这片芳草如画般茂盛,
唤起你我之间的闲谈。
曾经面对风波我毫不畏惧,
请你穿上长裤,别再犹豫。
除了阿瞒值得一骂,
黄祖的遭遇实在可怜。

注释:

  • 芳草萋萋:形容草木繁盛,生机盎然。
  • 唤起:引起或唤醒。
  • 生闲话:指轻松愉快的谈话。
  • 死向:指冒着生命危险。
  • 风波:指艰难困苦的境遇。
  • 长裤:指长裤,可能暗指某种场合的服装要求。
  • 阿瞒:指历史人物曹操,常被后人解读为有争议的角色。
  • 黄祖:指历史人物黄祖,曾与曹操交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董以宁游历鹦鹉洲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结合个人的情感经历。

诗歌鉴赏:

《望梅花•过鹦鹉洲》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际关系的诗作。诗中以“芳草萋萋”开头,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诗人通过“唤起祢生閒话”的描写,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的轻松谈话与亲近关系,暗示了自然之美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诗中“死向风波曾不怕”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豪情和勇气,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长裤请君穿罢”,则似乎是对朋友的关心,提醒朋友在自然中游玩时的着装,带有一种轻松的幽默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及了历史人物阿瞒与黄祖,暗示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性的探讨。诗人不仅仅在描绘自然之美,更是在探讨人与历史、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次丰富,意蕴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萋萋如画:描绘了草地的美丽,营造出一种如画的自然景象。
  2. 唤起祢生閒话:自然之美激发了人与人之间轻松的交流。
  3. 死向风波曾不怕:表现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
  4. 长裤请君穿罢:对友人的关心,展现了一种亲密的友谊。
  5. 除是阿瞒还值骂:提及历史人物,反映对人性和历史的思考。
  6. 黄祖不堪君诧:指黄祖的可怜遭遇,暗示历史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芳草萋萋”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结合,使诗句富有生气。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对人生、历史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春天和生机,代表着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 风波:象征人生的困境和挑战。
  • 长裤:作为日常生活的元素,象征着生活的实用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草萋萋”的意思是:
    A. 草木凋零
    B. 草木繁盛
    C. 草木如画

  2. “死向风波曾不怕”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胆怯
    B. 无畏
    C. 犹豫

  3. 阿瞒和黄祖分别指代哪个历史人物?
    A. 曹操和黄祖
    B. 刘备和曹操
    C. 诸葛亮和黄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作。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山水自然的诗意。

诗词对比
比较《望梅花•过鹦鹉洲》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董以宁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人际关系和历史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董以宁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 《明代文学与历史人物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杜柳溪韵 除夜即事 哭别月村 漫述 和郑梅深 谢总讲师惠桂花 秋夜独坐 呈曾蒲涧提刑 瓶花 暮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舟字旁的字 心平德和 色荒 鬼字旁的字 千差万别 犬字旁的字 浑俗和光 劝善戒恶 大吵大闹 包含穿的成语 齐字旁的字 包含礼的成语 丑生 包含抵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遗枯 典章 貌合形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