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寄致政太宰杨公六首 其三

《奉寄致政太宰杨公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6:21:37

诗句

赤羽燕然未解围,统均时复借枢机。

方欣太白催明月,忽睹中台改少微。

天意欲留残寇在,主恩偏放老臣归。

那堪屈指弥留日,槐棘森沈黄发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1:37

原文展示:

赤羽燕然未解围,
统均时复借枢机。
方欣太白催明月,
忽睹中台改少微。
天意欲留残寇在,
主恩偏放老臣归。
那堪屈指弥留日,
槐棘森沈黄发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忧虑和无奈的情感。诗中提到赤羽燕然还未解围,暗指国家局势未定,依然有许多困难亟待解决。统治者在关键时刻借助权力来维持政局的稳定。诗人欣赏太白星的明亮,象征着希望和明朗的未来,却又突然看到中台(指朝廷)改变了对少微(指少数人的权力)的态度,似乎暗示着朝政的不稳定或变动。天意似乎留着残余的敌人,而主人的恩情则特别留给了老臣,表现出一种对旧臣的依赖和不舍。最后,诗人感到岁月如梭,指日可待,面对槐棘交错的情景,感慨自己鬓发渐稀,时光无情。

注释:

  • 赤羽:指红色的羽毛,象征着战斗和牺牲。
  • 燕然:燕然山,古代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
  • 统均:指统治和均衡,可能暗指平衡政权。
  • 太白:指太白星,象征光明和希望。
  • 中台:指朝廷或政府。
  • 少微:可能指权力较小的人或少数派。
  • 残寇:指残余的敌人。
  • 老臣:年长的、有经验的官员。
  • 槐棘:槐树和荆棘,象征艰难和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半山,明代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擅长诗词与散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文笔优雅。

创作背景:

《奉寄致政太宰杨公六首》是王世贞在明代政治动荡背景下写作的,表达了他对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的思考。诗中对权力和恩宠的探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尤其是对于老臣和新政权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精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王世贞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老臣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以“赤羽燕然未解围”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国家面临的困境,暗示了战乱未平的局势,令人感到紧迫和沉重。接着,诗人转向对统治者的观察,提出在危机时刻,权力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表明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方欣太白催明月,忽睹中台改少微。”这一两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状的失望。太白星的明亮象征着理想与希望,而“中台”的变动则反映出政治的不安定,显示出诗人对朝政变迁的敏感。

后半部分的“天意欲留残寇在,主恩偏放老臣归”,揭示了诗人对权力结构的深刻理解与批判,表现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老臣的依恋。结尾两句“那堪屈指弥留日,槐棘森沈黄发稀”则以个人的感慨收尾,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悲凉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赤羽燕然未解围:国家尚未安定,战斗仍在继续。
  2. 统均时复借枢机:在关键时刻,统治者需要借助权力来维持政局。
  3. 方欣太白催明月:诗人感受到希望的光芒,期待明亮的未来。
  4. 忽睹中台改少微:突然意识到朝廷的变动,权势的转变让人失望。
  5. 天意欲留残寇在:天意似乎让敌人仍然存在,反映出国家困境。
  6. 主恩偏放老臣归:统治者对于老臣的特殊恩宠,显示出对旧有权力的依赖。
  7. 那堪屈指弥留日:时间如指间沙,不能再留。
  8. 槐棘森沈黄发稀:感叹时光流逝,头发渐稀,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赤羽”象征战争和牺牲。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美感。
  • 排比:通过并列的手法展示政局的复杂与个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老臣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感慨,反映了政治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羽:象征战争与斗争。
  • 太白:象征光明与希望。
  • 中台:象征权力与政府。
  • 槐棘:象征艰难困境与时光流逝。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赤羽”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和平
    • C. 繁荣
    • D. 自由
  2. “方欣太白催明月”中,太白象征着?

    • A. 失落
    • B. 希望
    • C. 绝望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老臣”指的是?

    • A. 年长的官员
    • B. 战士
    • C. 平民
    • D. 学者

答案:

  1. A. 战争
  2. B. 希望
  3. A. 年长的官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世贞与杜甫在忧国忧民的情感上有共鸣,但王世贞更多体现了对古老权力的依恋,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世贞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三 莲 鹧鸪天 屏兄寄红叶来,赋此为酬 鹧鸪天 春草 鹧鸪天 其六 与严霜、无斋同和寂园老人并效其体 鹧鸪天 梦芙属题蕉窗老人遗稿 鹧鸪天(逢时使君出示所作送春佳词,引楚襄事,因次其韵)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为朱象甫题海天梦月图 鹧鸪天 其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光天化日 软硬不吃 平滑 糸字旁的字 豪奢放逸 双人旁的字 包含耀的词语有哪些 散言碎语 毡袜裹脚靴 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哀梨蒸食 凵字底的字 毛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骨革 精醇 嘟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