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葛仙图

《葛仙图》

时间: 2025-04-30 10:11:42

诗句

三天门吏葛长庚,体坐蟾蜍赤脚行。

游遍九州岛人不识,丹台箓上已标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11:42

原文展示:

三天门吏葛长庚,
体坐蟾蜍赤脚行。
游遍九州岛人不识,
丹台箓上已标名。

白话文翻译:

这位三天门的官吏葛长庚,
坐在蟾蜍上,赤脚走路。
他游遍了九州大地,却无人识得他,
但在丹台的法箓上,早已标记了他的名字。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天门吏:指天界的官吏,三天门是道教用语,象征着通往天界的门户。
  • 葛长庚:道教人物,常被视为仙人。
  • 蟾蜍:指的是青蛙,古时常用作修道的象征。
  • 丹台:道教炼丹的地方,象征修道得道。
  • :指道教的符箓,能镇邪、祈福。

典故解析: 葛长庚是道教中著名的仙人,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诗中通过葛长庚的形象,反映出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与对修道者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融汇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作品常带有讽刺与幽默的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道教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葛长庚的形象,表达出对道教修道者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葛仙图》以葛长庚为主角,描绘了一位修道者的形象,展示了他赤脚行走、游历人间的状态。诗的开头提到葛长庚是三天门的吏,这不仅说明了他的身份,也暗示了他与天界的联系。接着用“蟾蜍”作为坐骑,既是修道者的象征,也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接下来,诗人提到游遍九州,说明葛长庚的经历丰富,但无人识得他,这反映出修道者的孤独与不被理解。最后一句提到“丹台箓上已标名”,意味着葛长庚在天地间的地位早已被认可,虽不被人知,但其实早已超脱于世俗之上。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修道者的崇敬与对世俗人生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天门吏葛长庚:点明主题,葛长庚身为天界官吏,象征着高尚的修道者。
  2. 体坐蟾蜍赤脚行:描绘了葛长庚的修道形象,蟾蜍在道教中常代表灵性与超脱。
  3. 游遍九州岛人不识:表达葛长庚虽行遍天下,却无法被世人认知,体现了修道者的孤独。
  4. 丹台箓上已标名:最后一句暗含葛长庚的成就,虽然人间无识,却在道教法典上被认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葛长庚比作赤脚行走的修道者,突出其轻松与自在。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前后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修道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反省,强调了成就与世人认知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葛长庚:象征修道者的智慧与超脱。
  • 蟾蜍:代表灵性与道教修炼的象征。
  • 九州:象征广阔的天地与人间百态。
  • 丹台:指代道教修道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葛仙图》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唐寅
    • C. 杜甫
  2. 在诗中,葛长庚的坐骑是什么?

    • A. 马
    • B. 蟾蜍
    • C. 鹿
  3. 诗中提到“游遍九州岛”,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游历各地,受到欢迎
    • B. 游历各地,却无人识得
    • C. 游历各地,渴望成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将进酒》和《葛仙图》在主题上均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情壮志,而《葛仙图》则体现了对道教修道者的敬仰,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有所区别。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唐寅诗集》

相关查询

归朝欢(对雪追和东坡词) 哀徐朝议恭人潘氏 秋日郊行 菊有黄花为彦逢弟寿 送延上人归云峰 水调歌头(追和东坡) 长相思 其一 相山集题作恨别 逍遥堂二首 追和东坡郭熙秋山示王觉民 再用前韵谢潘寿卿见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集合 遗臭万世 何德堪之 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张结尾的成语 入海算沙 手字旁的字 呈祥 冰炭不同器 犬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倚势凌人 真然 榴霰弹 長字旁的字 真才实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