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父

《渔父》

时间: 2025-07-27 14:39:51

诗句

漠漠春江细雨来,江头渔父唱歌回。

青林穿去无踪迹,生怕逢人肉眼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39:51

原文展示:

渔父
作者: 潘希曾 〔明代〕

漠漠春江细雨来,
江头渔父唱歌回。
青林穿去无踪迹,
生怕逢人肉眼猜。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春江上细雨纷飞,
江边的渔父唱着歌声回荡。
青翠的树林中行走却不留痕迹,
他生怕被人识破心中的秘密。

注释:

  • 漠漠:形容景象模糊,朦胧的样子。
  • 春江:春天的江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渔父:指捕鱼的老人,常被视为隐士或自由人的象征。
  • 青林:指青翠的树林,象征自然的宁静。
  • 肉眼:肉眼指肉体的眼睛,强调真实的观察。

典故解析:

“渔父”这一形象在中国古诗中常常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象征着与世无争、追求自然的生活。此诗中的渔父不仅是捕鱼者,更是一个逃避世俗目光的人,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希曾,明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许多文人渴望逃离现实的困境,寻求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渔父的形象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诗歌鉴赏:

《渔父》这首诗以春江细雨为背景,通过渔父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隐秘的江边生活画面。诗的开头“漠漠春江细雨来”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细雨轻洒在江面,春意盎然,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而“江头渔父唱歌回”,则将视线转向渔父,他在江边悠然自得地唱着歌,体现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

接下来的“青林穿去无踪迹”,渔父在青林间穿行,仿佛与世隔绝,显示出他逃避世俗的决心。而最后一句“生怕逢人肉眼猜”,则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尽管他享受着自由和隐秘,但却又对外界充满了警惕,生怕被识破。这种矛盾的心态,恰恰反映了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渴望,展现了渔父在自然中寻求自由与宁静的心路历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漠漠春江细雨来:形容春天的江面朦胧,细雨如丝,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2. 江头渔父唱歌回:描绘渔父在江边唱歌,表现出他的悠闲与自在。
  3. 青林穿去无踪迹:渔父在青林中行走,隐秘而不留痕迹,象征着他对世俗的逃避。
  4. 生怕逢人肉眼猜:渔父对外界的警惕,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敏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江的细雨比作轻柔的触感,营造出温暖的意境。
  • 对仗:句与句之间的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矛盾,渔父的形象象征着渴望自由与宁静的人生哲学,反映了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江:象征生命的开始与自然的美好。
  • 细雨:代表温柔与细腻的情感。
  • 渔父:隐逸与自由的化身。
  • 青林: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漠漠”意指:

    • A. 清晰
    • B. 朦胧
    • C. 明亮
    • D. 喧嚣
  2. 渔父在诗中主要表现出:

    • A. 急躁
    • B. 自在
    • C. 忧伤
    • D. 愤怒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渔父的:

    • A. 喜悦
    • B. 警惕
    • C. 愤怒
    •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翁》:王维的诗,描绘了渔翁的闲适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渔父》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有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潘希曾的诗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李白则着重于豪放的气质,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与中国诗歌》

相关查询

新种竹有笋 遗直堂 寄崑山李宰觅石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 道逢王左丞不及避谢之二首 其一 诗催 郑侍郎送蜡梅次韵三首 独步小园四首 迪侄屡饷新茶二首 春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佞的词语有哪些 切齿愤盈 瓜字旁的字 讥谀 落夜 平板仪 收讫 衣披群生 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对景挂画 面目犁黑 削足适履 匣里龙吟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