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1:29
菩萨蛮
沈宜修 〔明代〕
柳疏垂映长亭酒。
酒亭长映垂疏柳。
人去促飞尘。
尘飞促去人。
雁征愁信远。
远信愁征雁。
弹泪染绡纨。
纨绡染泪弹。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忧愁的场景:在长亭旁,柔软的柳枝低垂,与酒亭相映成趣。人走之后,飞扬的尘土似乎在催促着离去的脚步;孤雁在空中飞翔,带着远方的愁苦信使。弹奏的乐声中,泪水染湿了绡纨;而绡纨又因泪水的浸染而显得更加动人。
沈宜修,明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与诗歌,风格细腻,常以抒情为主,作品情感真挚而深邃。他的生活时期正值明代中期,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并存,对其创作有深刻影响。
《菩萨蛮》创作于一个春秋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凄美的情感。开头的“柳疏垂映长亭酒”,通过柳树的柔软与酒亭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离别的情感愈加明显,尤其是“人去促飞尘,尘飞促去人”一句,生动地描绘出送别时的匆忙与不舍。
诗中的“雁征愁信远”不仅强调了离别的遥远,也让人联想到孤独的归雁,象征着思念与愁苦。最后两句“弹泪染绡纨,纨绡染泪弹”则用音乐与泪水的交织,展示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整首词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展现了沈宜修对人生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展现了沈宜修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主要是?
A. 山
B. 柳树
C. 花
D. 水
填空题:诗中“人去促飞尘”反映了_____的情感。
判断题:诗中雁的迁徙象征着思念的愁苦。(对/错)
沈宜修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后者则更多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