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7:57
作者: 石沆 〔明代〕
稻水千区映,村烟几处斜。
泠风低起树,轻浪细浮花。
鸟雀深深圃,凫珣浅浅沙。
社歌声不绝,于此见年华。
稻田的水面上映照出千百个倒影,村庄的炊烟在几处斜斜地升起。
凉风轻轻吹动树梢,细浪轻轻拍打着花朵。
鸟雀在深深的园圃中鸣叫,野鸭在浅浅的沙滩上嬉戏。
村民们唱着社歌,歌声不断,从中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社歌是古代中国农村祭祀社神的歌曲,反映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村民的生活方式。
作者介绍: 石沆,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抒情诗见长,常描绘自然景色和农田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农业社会,诗人通过描绘稻田和乡村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村生活的赞美。
《观稻》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诗中通过生动的景象展现了农村的宁静与和谐美。首联“稻水千区映,村烟几处斜。”用“千区”与“几处”形成对比,展现了稻田的广阔与村庄的静谧。接下来的“泠风低起树,轻浪细浮花。”让人感受到轻风拂面,花瓣轻摇的柔美,描绘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鸟雀和凫珣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活泼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一种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最后一句“社歌声不绝,于此见年华。”则将个人的观察与集体的生活结合起来,体现了时代的流转与乡村的传统文化。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稻田的美丽,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与乡村生活,表现出诗人对田园景色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村烟”主要指什么?
诗中“轻浪细浮花”描绘了什么景象?
社歌最能体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美,但《观稻》更注重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而《鹿柴》则更多地展现了山野的清幽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