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齐雩祭歌 迎神 二

《齐雩祭歌 迎神 二》

时间: 2025-04-27 18:13:52

诗句

阳律亢。

阴晷伏。

耗下土。

荐穜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52

原文展示

《齐雩祭歌 迎神二》

阳律亢。阴晷伏。耗下土。荐穜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在阳光炽烈的夏天,阴影却在低低地伏着,耗费了大地的养分,献上丰盛的稻谷。

注释

字词注释

  • 阳律亢:阳光猛烈,气温升高。
  • 阴晷伏:阴影低伏,暗指炎热天气下的阴影。
  • 耗下土:消耗土壤的养分。
  • 荐穜稑:献上丰收的稻谷。

典故解析: 该诗反映了古代祭祀活动,尤其是对神灵的迎接和祭献,代表着对丰收的祈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384年-426年),字希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涉及自然、历史与个人情感,作品在当时及后世均有较高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农业生产受到挑战。诗人在祭祀中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神灵的敬仰,反映了农民的辛劳与对自然的依赖。

诗歌鉴赏

《齐雩祭歌 迎神二》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阳光与阴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对比与和谐。阳光的炽烈不仅是自然现象的直接反映,也象征着人们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挑战。而阴影的伏低则暗示着在炎热天气中自然的庇护与希望。

“耗下土”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辛勤耕作中对土地的依赖,以及对大自然馈赠的珍视。诗的最后一句“荐穜稑”则是一种对丰收的期盼,表达了人们对粮食的渴望与对未来生活的寄托。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谢朓作为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敏锐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阳律亢:描绘出骄阳似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炎热的气氛。
  2. 阴晷伏:说明在烈日下,阴影如同低伏的存在,形成了自然的对比。
  3. 耗下土:暗示着阳光的强烈消耗了土壤中的养分,显示自然环境的脆弱。
  4. 荐穜稑:最终意象指向人们对丰收的献祭,展现了对农业生产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阳光与阴影的对比,突显了自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拟人:通过阴影的低伏,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
  • 象征:阳光象征着艰难与挑战,阴影则象征着保护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期待与对自然的敬畏,反映出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以及对天地神灵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着生命力与挑战。
  • 阴影:象征着保护与安宁。
  • 土壤:象征着生命的根基与人类的依赖。
  • 稻谷: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阳律亢”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 A) 凉爽
    • B) 炎热
    • C) 阴雨
    • D) 清风
  2. “耗下土”反映了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 A) 土壤肥沃
    • B) 土地贫瘠
    • C) 农田丰收
    • D) 农作物生长
  3. 诗的最后一句“荐穜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失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渴望
    • C) 对神灵的愤怒
    • D) 对过去的追忆

答案

  1. B) 炎热
  2. B) 土地贫瘠
  3. B) 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在谢朓的《齐雩祭歌》中,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通过阳光与阴影的对比得以表达;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通过水波与月影的交融,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相关查询

长门烛 元日早朝 宫词一百首 其一○○ 赠太清卢道士 调笑令·罗袖 洛中张籍新居 寒食 镊白 赠胡泟将军 赞碎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心有余悸 包含模的词语有哪些 清雅绝尘 矢字旁的字 传输线 鼠字旁的字 枣昏 谈吐如流 双人旁的字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要价还价 包含司的成语 灵蛇之珠 青字旁的字 拾人唾涕 仁术 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