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2:44
乍晴天气。风过处,游丝千尺。燕雀蹴庭花,啾啁似惜。湿红轻掷。画堂东有女谁家,歌声徐按,短箫恒笛。者何时斗室长思,独自没人识。雁北去,频频虚铄翼。怎南返回文定织。已懒应宽人懒咎,似要盟先食。却如何前路迟回,定须明白,此番端的。君知否,词破昨宵无限寂。
突然晴朗的天气中,微风吹过,游丝如千尺般飘荡。燕雀在庭前蹴踏着花朵,鸣叫声似乎在怜惜。湿润的红花被轻轻抛掷。画堂东边不知是哪家的女儿,歌声悠扬,短箫和笛子的声音交织。何时我在小屋中长久思念,独自一人没人识得。大雁向北飞去,频频展翅,怎能南归再织那文定的相思?我已懒得回应他人的冷漠,似乎只想与先前的友人共进餐食。然而前路如此迟缓,必须弄明白,这究竟是为何。你可知道,昨晚的词句破碎,留下无限寂寞。
章士钊(1890-1979),原名章士钊,字豫之,号云山,现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他是清末民初的一位文化名人,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具有鲜明的个性与艺术特色。
此诗作于20世纪,是章士钊在生活经历与情感波动中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也折射出他对人际关系、情感的思考与探索。
《西江月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开篇乍晴的天气与飘荡的游丝,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仿佛在描绘春日的生机。燕雀的鸣叫声更是增添了活泼的气息,表现了生命的蓬勃。而随后的“画堂东有女谁家”,则引入了情感的线索,暗示着对某位女子的思念与关注。
诗中出现的“雁北去,频频虚铄翼”,不仅描绘了大雁飞去的景象,也象征着离别与孤独的心情。接着,作者提到自己在斗室中思索,孤独无助,显示出内心的挣扎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最后,回归到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对即将来临的事物感到迷茫与无奈,充满了对生命与情感的哲学反思。
整首诗在形式上遵循了古诗的韵律,而在内容上则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体验,使其既具有古典美感,又带有时代的印记。这种融合使得作品在表达方式上更为生动,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光流逝与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情感的追寻,表现出一种既轻盈又沉重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湿红轻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的“雁北去,频频虚铄翼”主要象征着__。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与孤独和思念无关。(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