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8:05
风露渐凄紧,家家促织声。
墙根童夜伏,草际火低明。
入手驯难得,当场怒不平。
秋高见余勇,一忆度辽兵。
秋风和露水渐渐变得寒冷,家家户户都能听到促织的鸣叫。
墙根下,孩子们在夜晚静静地捕捉促织,草地边的火光微弱而明亮。
一旦抓到促织,驯养却极为困难,现场的怒气让人心中不平。
在这个高远的秋天,回想起曾经对抗辽兵的勇气,心中不禁感慨。
作者介绍:王醇,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深秋之际,正值秋意渐浓,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感知与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对战斗精神的追忆。
《促织》是一首通过描绘秋夜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开篇以“风露渐凄紧”引入,描绘了秋天的寒意袭来,给人以凄凉之感。接着通过“家家促织声”展现了生活的平常与宁静,然而在这种宁静之下,潜藏着对生活的无奈与忧虑。
诗中“墙根童夜伏”描写了儿童在夜晚捕捉促织的场景,体现了童年的纯真与乐趣。然而“入手驯难得”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抓到促织后却很难驯养,也象征着生活中的追求与挫折。最后一句“一忆度辽兵”,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强调了勇气与斗志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过去战斗精神的追忆与赞美。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性深层的反思,展现了王醇深厚的诗歌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捕虫的情景,深入探讨了生活的艰辛与勇气,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追求希望与勇气的精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促织”是什么动物?
“墙根童夜伏”中的“童”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辽兵”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