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0:01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一
钱塘儿女不学针,
月明楼下理胡琴。
逢人但道新番曲,
不识春愁海样深。
钱塘的女子不愿学做针线活,
在月光下的楼下弹奏胡琴。
遇到人时只会谈论新流行的曲子,
却不知道春天的愁苦像大海一样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春愁”,在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对离别、失去的感伤,与春天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一种哀愁和无奈。
作者介绍:
朱同是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其创作风格受当时社会文化和女性地位变化的影响。
创作背景:
《竹枝词》系列诗歌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年轻女子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感情,特别是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反思和对新兴文化的向往。
《竹枝词十八首 其一》描绘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场景。诗中的钱塘女子不愿学习传统的针线活,而是在月光下弹奏胡琴,体现出她们对传统束缚的反叛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胡琴”象征着一种新兴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与传统的针线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遇到人时,这些女子只谈论新流行的音乐,而对春天的愁苦却毫不知晓,这种情感的对比揭示了年轻人的无忧无虑与对生活的浅薄理解。春愁如海,深邃而难以言表,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明代年轻女性在文化变迁中的迷茫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年轻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自由、艺术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内心深处情感的忽视与不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胡琴”指的是哪种乐器?
“春愁海样深”中的“海”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女子不愿学针线活,主要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