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57
行苇之微犹勿践。宁惟血气无身剪。圣人之心微而显。千里之应出言善。况遂豚鱼革前典。
即使是微弱的芦苇,也不要轻易践踏。宁可将血气消磨,亦不愿轻易断绝生命。圣人的心思虽细微,却能显现出深邃的智慧。若能千里之地都能应声而答,善言更是无价之宝。更何况前辈的典籍中早有记载。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景山,号梅溪,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辞采华美、意境深远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沈约通过诗歌表达对生命、智慧和自然的敬畏,反映了他对道德和哲学的思考。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智慧的深邃,表现出一种哲学上的思考。开头以“行苇之微犹勿践”引入,强调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生命也应受到尊重,表现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接着,通过“宁惟血气无身剪”强调了生命的珍贵,暗示人应珍惜自身的存在,而非轻言放弃。
诗中提到“圣人之心微而显”,这是对智慧的高度赞美,虽然圣人的内心细腻,但其智慧却能被世人所感知。最后,诗人通过“千里之应出言善”来强调言语的力量,善良的言语能够影响远方的人,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责任。
整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还深刻反映了沈约对生命、智慧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类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智慧的推崇,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责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行苇”象征着什么?
诗中“圣人之心微而显”的意思是?
“千里之应出言善”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沈约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但沈约更注重哲理和道德,而陶渊明则强调归隐与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