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37
自觉外臣还旧里,
客来稀甚草堂闲。
乍逢野老频呼酒,
惯学禅家独闭关。
树近书帷云冉冉,
溪喧人语水潺潺。
广文肯枉篮舆过,
五柳门前且看山。
我自觉外地的臣子已经回到故乡,
客人来访的机会非常稀少,草堂显得十分清闲。
偶尔遇到乡间的老者频频邀请喝酒,
我习惯于像禅宗修士那样独自闭关。
树木靠近书房,云雾缭绕,慢慢升腾,
溪水潺潺,喧闹的人声与水声交织。
广文何必白白浪费篮舆经过这里,
不如在五柳门前静静欣赏山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汝楠(约1570-1640),明代诗人,号汝楠,晚号云山。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任官职,后隐居于乡间,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具有浓厚的隐逸思想。
创作背景:
《柬施广文》创作于蔡汝楠隐居期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杂世事的逃避心态。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他选择了隐居,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柬施广文》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宁静。开篇以“自觉外臣还旧里”引入,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纷扰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中,客人稀少,草堂显得格外清闲,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乡间老者的邀请,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淡然态度,虽然在社会中有所交往,但他更喜欢独处,学习禅宗的精神,追求内心的宁静。树木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与溪水潺潺的声音,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最后,诗人以“广文肯枉篮舆过”表达了对山水景色的向往,呼应了隐逸的主题,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然。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又有对繁华世事的淡泊,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揭示出一种追求内心平和、逃避尘世纷扰的生活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外臣”指的是:
A. 朋友
B. 亲戚
C. 官员
D. 书生
诗人习惯于哪种生活方式?
A. 繁华的生活
B. 乡村的生活
C. 禅宗的生活
D. 商人的生活
“五柳门”在诗中象征着:
A. 繁华
B. 隐逸
C. 战争
D. 友谊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