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刘谘议守风诗

《和刘谘议守风诗》

时间: 2025-05-02 12:36:56

诗句

弥旬苦凌乱。

揆景候阡陌。

昼想汝阳津。

夜梦邯郸驿。

愤风急惊岸。

屯云仍触石。

萧条疾帆流。

磈礧冲波白。

息榜已云久。

维稍晨已积。

苍苍极浦潮。

杳杳长洲久。

本惭佽飞剑。

宁慕澹台璧。

纤罗若不□。

跂予中上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6

原文展示:

和刘谘议守风诗 何逊 〔南北朝〕

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昼想汝阳津。夜梦邯郸驿。愤风急惊岸。屯云仍触石。萧条疾帆流。磈礧冲波白。息榜已云久。维稍晨已积。苍苍极浦潮。杳杳长洲久。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纤罗若不。跂予中上泽。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长时间的航行中,面对混乱和挑战的心境。诗中,“弥旬苦凌乱”表达了长时间的困扰和混乱,“揆景候阡陌”则是在观察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白天思念汝阳的渡口,夜晚梦见邯郸的驿站,显示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风急浪高,云层厚重,船只疾驰,波涛汹涌,这些意象描绘了航行的艰难。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虽不如古代英雄,但也不羡慕他人的心态。

注释:

字词注释:

  • 弥旬: 长时间。
  • 揆景: 观察日影,指测量时间。
  • 阡陌: 田间小路,这里指空间。
  • 汝阳津: 地名,指汝阳的渡口。
  • 邯郸驿: 地名,指邯郸的驿站。
  • 愤风: 猛烈的风。
  • 屯云: 厚重的云层。
  • 磈礧: 形容波涛汹涌。
  • 息榜: 停船的木牌。
  • 维稍: 船帆。
  • 苍苍: 深蓝色,形容海水。
  • 杳杳: 遥远的样子。
  • 佽飞剑: 古代传说中的剑。
  • 澹台璧: 古代传说中的宝玉。
  • 纤罗: 细软的罗纱。
  • 跂予: 踮起脚尖。

典故解析:

  • 佽飞剑: 出自《列子·汤问》,形容剑的锋利。
  • 澹台璧: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形容宝玉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逊在航行中遭遇困难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困难的坚韧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航行中的心境和所见所感。诗中,“弥旬苦凌乱”和“愤风急惊岸”等句,生动地表现了航行的艰难和作者的坚韧。同时,通过对汝阳津和邯郸驿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何逊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弥旬苦凌乱”: 表达了长时间的困扰和混乱。
  • “揆景候阡陌”: 观察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 “昼想汝阳津”: 白天思念汝阳的渡口。
  • “夜梦邯郸驿”: 夜晚梦见邯郸的驿站。
  • “愤风急惊岸”: 猛烈的风和惊涛拍岸。
  • “屯云仍触石”: 厚重的云层和触碰岩石。
  • “萧条疾帆流”: 船只疾驰,景象萧条。
  • “磈礧冲波白”: 波涛汹涌,白色浪花。
  • “息榜已云久”: 停船已久。
  • “维稍晨已积”: 船帆已积满晨露。
  • “苍苍极浦潮”: 深蓝色的海水和远方的潮汐。
  • “杳杳长洲久”: 遥远的长洲和漫长的时光。
  • “本惭佽飞剑”: 自愧不如古代英雄。
  • “宁慕澹台璧”: 也不羡慕他人的宝玉。
  • “纤罗若不”: 细软的罗纱。
  • “跂予中上泽”: 踮起脚尖,向上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愤风急惊岸”中的“愤风”比喻猛烈的风。
  • 拟人: “屯云仍触石”中的“屯云”拟人化,形容云层厚重。
  • 对仗: “昼想汝阳津,夜梦邯郸驿”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航行中的心境和对远方的思念。通过描绘航行的艰难和自然景色的壮丽,展现了作者的坚韧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弥旬: 长时间的困扰。
  • 揆景: 观察时间。
  • 汝阳津: 对远方的思念。
  • 邯郸驿: 对远方的思念。
  • 愤风: 猛烈的风。
  • 屯云: 厚重的云层。
  • 磈礧: 波涛汹涌。
  • 苍苍: 深蓝色的海水。
  • 杳杳: 遥远的样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昼想汝阳津”中的“汝阳津”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品 D. 动物

  2. 诗中“愤风急惊岸”中的“愤风”是什么意思? A. 平静的风 B. 猛烈的风 C. 轻柔的风 D. 微风

  3. 诗中“本惭佽飞剑”中的“佽飞剑”出自哪个典故? A. 《列子·汤问》 B. 《史记·孔子世家》 C. 《庄子·逍遥游》 D. 《孟子·梁惠王上》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何逊的诗有相似之处。
  • 杜甫的《春望》: 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何逊的《和刘谘议守风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何逊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 收录了何逊及其他南北朝诗人的作品。
  • 《古诗源》: 详细介绍了古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别离改月 洞仙歌·仲冬二七 洞仙歌·津亭回首 洞仙歌·谢娘春晓 洞仙歌·书床镜槛 临江仙·白鹭飞边舟一个 临江仙·昨日苦留今日住 临江仙·寒水篱根二尺 玉楼春 幔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般无二 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事核言直 寸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丢盔卸甲 掩暧 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振奋人心 麦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白衣人 合浦珠还 强固 群山四应 翔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