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1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6:38
江梅引 和晦窗依白石四声
作者:王蛰堪
朦朦云月记当时。对枯枝,触情思。
晚步似曾,微醉与相携。
依旧那年伤戚地,恁低徊。
新来恨,但自知。
独拈赋笔忍重题。
雁声声,云外飞。
梦边素约,共谁挽冷碧馀晖。
怕说三生,尘事是耶非。
寒到芳丛能几度,便萋萋。
禁风疾,乱打衣。
这首诗回忆起当时朦胧的云和明亮的月。面对枯枝,唤起了我内心的情思。
傍晚的散步仿佛曾经经历过,微醉的情感如同相携而行。
依旧是那年伤感的地方,低头徘徊。
新近的怨恨,却只有我自己知道。
独自提笔却又不忍心重提往事。
听到雁声声在遥远的云外飞翔。
在梦的边缘的约定,和谁一起挽留这冷清的余晖呢。
怕说三生三世,这些尘世的事情究竟是对是错。
寒意笼罩的芳丛又能经历几次,便是萋萋的草木。
禁忌的风疾不止,乱打着衣襟。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中国诗人,擅长用细腻的情感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其作品常常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江梅引》创作于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之中,反映了个人在岁月流逝中对爱情、友谊等情感的探讨。
《江梅引》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细腻描写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映射内心的情感变化。开篇的“朦朦云月”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是情感的起点,诗人以此唤起对往昔的缅怀。接着,诗人以“对枯枝,触情思”引出自己的情感,似乎在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感情的逝去。
“晚步似曾,微醉与相携”,展现了与某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美好已然成为回忆。在“新来恨,但自知”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无奈与遗憾,这种隐秘的怨恨只有自己知晓,增添了几分孤独与无助。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用“雁声声,云外飞”来表现思绪的飞扬与漂泊,仿佛在追寻那曾经的约定。诗末“寒到芳丛能几度,便萋萋”则带有一种无奈的感伤,生命的循环与情感的散逝让人感慨万千。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流露出对生命、爱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揭示了对往昔情感的深刻怀念与无奈,探讨了生命的轮回与情感的流逝,表达了对爱与恨、记忆与遗忘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朦朦云月”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新来恨”指的是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来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江梅引》的诗意、背景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