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梅引 和晦窗依白石四声

《江梅引 和晦窗依白石四声》

时间: 2025-05-07 17:16:38

诗句

朦朦云月记当时。

对枯枝,触情思。

晚步似曾,微醉与相携。

依旧那年伤戚地,恁低徊。

新来恨,但自知。

独拈赋笔忍重题。

雁声声,云外飞。

梦边素约,共谁挽、冷碧馀晖。

怕说三生,尘事是耶非。

寒到芳丛能几度,便萋萋。

禁风疾,乱打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16:38

原文展示

江梅引 和晦窗依白石四声
作者:王蛰堪

朦朦云月记当时。对枯枝,触情思。
晚步似曾,微醉与相携。
依旧那年伤戚地,恁低徊。
新来恨,但自知。
独拈赋笔忍重题。
雁声声,云外飞。
梦边素约,共谁挽冷碧馀晖。
怕说三生,尘事是耶非。
寒到芳丛能几度,便萋萋。
禁风疾,乱打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回忆起当时朦胧的云和明亮的月。面对枯枝,唤起了我内心的情思。
傍晚的散步仿佛曾经经历过,微醉的情感如同相携而行。
依旧是那年伤感的地方,低头徘徊。
新近的怨恨,却只有我自己知道。
独自提笔却又不忍心重提往事。
听到雁声声在遥远的云外飞翔。
在梦的边缘的约定,和谁一起挽留这冷清的余晖呢。
怕说三生三世,这些尘世的事情究竟是对是错。
寒意笼罩的芳丛又能经历几次,便是萋萋的草木。
禁忌的风疾不止,乱打着衣襟。

注释

  • 朦朦:模糊的样子。
  • 触情思:唤起情感思绪。
  • 低徊:低头徘徊,形容心情沉重。
  • 新来恨:新近产生的怨恨。
  • 独拈赋笔:独自提笔写作。
  • 雁声声:雁叫的声音。
  • 冷碧余晖:余晖中带着冷意的光辉。
  • 萋萋: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中国诗人,擅长用细腻的情感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其作品常常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江梅引》创作于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之中,反映了个人在岁月流逝中对爱情、友谊等情感的探讨。

诗歌鉴赏

《江梅引》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细腻描写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映射内心的情感变化。开篇的“朦朦云月”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是情感的起点,诗人以此唤起对往昔的缅怀。接着,诗人以“对枯枝,触情思”引出自己的情感,似乎在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感情的逝去。

“晚步似曾,微醉与相携”,展现了与某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美好已然成为回忆。在“新来恨,但自知”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无奈与遗憾,这种隐秘的怨恨只有自己知晓,增添了几分孤独与无助。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用“雁声声,云外飞”来表现思绪的飞扬与漂泊,仿佛在追寻那曾经的约定。诗末“寒到芳丛能几度,便萋萋”则带有一种无奈的感伤,生命的循环与情感的散逝让人感慨万千。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流露出对生命、爱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朦朦云月记当时”:描绘了朦胧的云和明亮的月亮,引出对往昔的回忆。
    • “对枯枝,触情思”:面对此情此景,心中涌起思念之情。
    • “晚步似曾,微醉与相携”:傍晚散步的情景令人怀念,酝酿着微醉的情感。
    • “依旧那年伤戚地,恁低徊”:回忆起那年伤感的地方,心情沉重。
    • “新来恨,但自知”:新产生的怨恨,只有自己明白。
    • “独拈赋笔忍重题”:独自写作,却不忍心再提往事。
    • “雁声声,云外飞”:听到远处雁鸣,思绪随之飞扬。
    • “梦边素约,共谁挽冷碧馀晖”:在梦的边缘,与谁共同挽留这一份冷清的余晖。
    • “怕说三生,尘事是耶非”:担心谈及三生三世,世事纷繁难以分清。
    • “寒到芳丛能几度,便萋萋”:寒冷的季节,芳草又能经历几次,草木依然茂盛。
    • “禁风疾,乱打衣”:狂风肆虐,衣襟被吹得乱飞。
  • 修辞手法

    • 比喻:朦朦云月比拟情感的模糊。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情感,如“雁声声”。
    • 对仗:如“微醉与相携”和“伤戚地,恁低徊”。
  • 主题思想:诗歌揭示了对往昔情感的深刻怀念与无奈,探讨了生命的轮回与情感的流逝,表达了对爱与恨、记忆与遗忘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云月:象征着朦胧的记忆与情感。
  • 枯枝: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与情感的凋零。
  • 晚步: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怀念。
  • 雁声:象征着思念与漂泊的情感。
  • 芳丛:象征着生命的茂盛与感情的丰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朦朦云月”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
    • C. 愤怒
      答案:B. 怀念
  2. “新来恨”指的是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 A. 过去的快乐
    • B. 近期的怨恨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B. 近期的怨恨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来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 A. 雨声
    • B. 雁声
    • C. 风声
      答案:B. 雁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昔情感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偏向于温柔与悲伤;而王蛰堪的《江梅引》则更显得沉重与复杂。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集》
  • 《王蛰堪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江梅引》的诗意、背景及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长相思 长相思 咏双獾佩 长相思 眉州苏祠 长相思 长相思慢 和片玉词 长相思 寄外 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长相思 长相思 长相思和太白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旧案 薄今厚古 文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包含掠的词语有哪些 一手托天 世结尾的成语 逆断 追望 万里鹏程 人尖子 灵鞭 屮字旁的字 水米无干 虾兵蟹将 足字旁的字 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