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乡音无改鬓毛衰。下一句是

乡音无改鬓毛衰。下一句是

时间: 2025-05-07 03:17:26

诗句

儿童相见不相识 查看原文>>

这段话出自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相关查询

府试雨夜帝里闻猿声 山居即事四首 其二 华清宫四首 其二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斋赠威仪尊师兼见寄 叶落 古锦裾六韵(锦上有鹦鹉、鹤,陆处士有序) 壁画折竹杂言 高侍御话及 东归次瀛上 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柱天踏地 纪过 十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迁黜 以古为镜 攫为己有 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亲亲切切 椎锋陷陈 标枺 西字头的字 包含犷的词语有哪些 双字 剥肤之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