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20:0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01:52
诗词名称: 和美周黎先生过张二乔故居 其二
作者: 徐婉卿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幽恨多关旧日欢,
沿溪碧水暮生寒。
香销芍药何堪赠,
肌薄芙蓉不耐看。
四韵新诗吹白凤,
一缄残字断青鸾。
贞元花下人如玉,
惆怅雕阑十二杆。
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深切怀念,伴随着幽怨的情感。沿着溪水,夕阳下的寒意愈发明显。香气四溢的芍药已然凋零,怎么能再赠送它呢?那薄如芙蓉的肌肤也难以承受这样的目光。新诗四韵如同白凤般悠扬,但写下的字句却如同断了的青鸾,令人感到遗憾。在贞元花下,往日如玉般的人影显得愈发惆怅,雕栏前的十二杆更是增添了几分孤独。
作者介绍:
徐婉卿,明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她的诗作多以自我情感为中心,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婉卿游览张二乔故居时,因触景生情,感受到往日的欢愉与如今的惆怅,写下此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诗的开头以“幽恨”引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沉重的情感之中。接着描述了沿溪而流的碧水,夕阳下的寒意愈显凄凉,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芍药的香气消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而“肌薄芙蓉”则暗示着诗人对美丽事物的无奈与忧伤。后四句中,诗人将新诗的创作与旧时的美好相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与记忆的断裂。最后一句“惆怅雕阑十二杆”则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叹息,表现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孤独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表现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幽恨”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恐惧
“肌薄芙蓉”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自然景物
b) 人的脆弱
c) 诗的灵感
d) 过往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贞元花下”主要描绘的是:
a) 青春的美好
b) 逝去的时光
c) 诗人的孤独
d) 自然的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