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2:34
送邵文敬主事
陆釴 〔明代〕
珊瑚木难世所罕,才华见羡难为款。
日短天寒客欲行,诗坛别后谁为伴。
用之非宜复可惜,千仓万庾尘初满。
淮河涛澜九月高,研豪陈墨犹余浣。
西归汝弼南行邵,草圣一时谁付管。
黄门萧郎不苟作,罗赵前头觉余懒。
七辰滞下出无力,自送邵君情不暖。
白日风沙忆放筹,幽人宴坐渐樗散。
珊瑚木在世上非常罕见,你的才华令人羡慕却难以得到真正的认可。
天色渐晚,天气寒冷,客人即将离开,诗坛相别后将由谁来作伴呢?
好材料不宜随意使用,仓库里尘土满满,显得格外珍惜。
九月的淮河波涛汹涌,虽然我仍在研磨着陈旧的墨水。
西归的汝弼和南行的邵,谁能在这一时刻掌握这股草圣的气息呢?
黄门萧郎不愿随便作诗,面对罗赵的成就我倒显得有些懒散。
七星滞留在天上无力降临,自我送别邵君时心中感到无比寒冷。
在白天的风沙中,我回忆起曾经的放纵,如今的幽人宴坐逐渐散去。
陆釴(约公元1550年-约1620年),明代诗人,字懋德,号懋庵,晚号东篱,擅长诗词,尤以古体诗见长。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现实。
此诗写于陆釴与朋友邵文敬即将分别之际。邵文敬是陆釴的挚友,因职务调动将离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惆怅。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深刻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邵文敬的惋惜与不舍。开篇以“珊瑚木难世所罕”引入,既赞美了朋友的才华之珍贵,又隐喻了他们的友谊在世间的稀有与珍惜。接着,诗人描绘了送别时节的寒冷气候,暗示了离别的冷清和孤独。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淮河的波涛象征着离别的动荡不安,而“七辰滞下出无力”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疲惫。在众多的文学典故和自然景象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得全诗充满了哲思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诗人以回忆往事结束,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具有了强烈的共鸣感,读者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珍惜展开,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惆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生活的无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珊瑚木”象征什么?
A. 珍贵的友谊
B. 平常的物品
C. 自然景观
“日短天寒”指的是什么情境?
A. 春天的温暖
B. 离别的时刻
C. 夏天的炎热
诗中提到的“七辰滞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无奈与疲惫
C. 高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