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42
三窟言何鄙,中林计未疏。
贫而长衣褐,老矣不中书。
捣药元无死,忘蹄始见渠。
子皮今尚在,遗像岂陶朱。
这首诗开头提到“三窟”意指居处简陋,言辞鄙陋;在深林中谋划却未见成效。虽然贫穷,却仍穿着长袍,年纪大了却没能中举。捣药本无生死之说,忘却了车马的声音才见到他。子皮如今依然在世,留下的遗像何尝会比得上陶朱(陶渊明)呢?
李纯甫是金朝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不满。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个人见解。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纯甫面临生活困境和社会不公时写成,旨在表达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在“贫而长衣褐”中,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揭示了自身贫困的现实,尽管穿着长袍,却无法掩盖心底的无奈与失落。同时,诗中提到的“捣药元无死”,则流露出对长生不死这一理想的追求,暗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感。在最后两句,诗人以“子皮”与“陶朱”作对比,表达出对理想人物的向往,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能为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更是对社会和时代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李纯甫的“长衣褐”指的是什么?
“捣药元无死”中的“药”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子皮”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而李纯甫则更多反映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