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6:41
满江红 其二 次吕居仁韵
作者: 夏言 〔明代〕
象麓草堂,何处在白芒洲曲。
有负郭东泉,当年书屋。
碧岭千层盘翠黛,清溪一带流寒玉。
对萋萋芳草一川平,烟中绿。
南山下,东篱菊。
北窗外,西潭竹。
静隔断红尘,那知荣辱。
少日尽多林壑趣,中年游遍天涯足。
到于今把世态人情,看教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象麓草堂坐落在哪里呢?在白芒洲的曲水旁。曾经在郭东泉的庇护下,度过了书香四溢的岁月。青翠的山岭层叠起伏,清澈的溪水如寒玉般流淌。眼前是一片繁茂的芳草,烟雾缭绕中显得格外青翠。南山脚下,东篱的菊花盛开;北窗外,西潭的竹子摇曳。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不再关心世俗的荣辱。年轻时在山林间游玩,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趣味;中年时走遍天涯,见识了各种人情世态。如今,我对世间的冷暖已然看得透彻。
夏言(1482年-1546年),字景行,号青溪,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内阁学士,精通诗文。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本诗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淡泊。诗人在经历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俗的荣辱后,选择回归自然,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满江红 其二 次吕居仁韵》以其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眷恋和对人世浮沉的淡然态度。诗歌开篇以“象麓草堂,何处在白芒洲曲”引入,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草堂的所在便是诗人心灵的栖息之地。接着,诗人通过“碧岭千层盘翠黛,清溪一带流寒玉”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灵动,深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在表达个人情感时,诗人提及了“静隔断红尘,那知荣辱”,这句简练而富有哲理,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在经历了少年的林壑乐趣和中年的游历后,诗人至今对世态人情的看法已趋于成熟,诗歌在此刻达到了情感的高潮。整首诗通过景与情的交融,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浮沉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郭东泉”是指什么?
A. 一位文人
B. 一座山
C. 一条河
“碧岭千层盘翠黛”中的“碧岭”指的是什么?
A. 山岭
B. 河流
C. 草地
诗人对“红尘”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超然淡泊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