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3:53
微凉动修竹,晚色上楼迟。
待月清吟处,看山露坐时。
鸟轻飘紫毳,虫细吐清丝。
尊酒聊乘兴,还期续短诗。
微凉的风轻轻摇动着修竹,傍晚的光色让人上楼的脚步显得迟缓。
在等待明月清朗吟唱的时刻,欣赏山间露水洒落的宁静。
小鸟轻盈飘荡在紫色的绒毯上,细小的虫子轻轻吐出清脆的丝声。
举杯畅饮聊表兴致,还期待着续写短篇诗作。
白圻,明代诗人,字思远,号浑斋,生平不详,诗风清新雅致,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融入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明代文人的风范。
此诗作于初夏的夜晚,诗人与友人王宋二同坐,享受着凉爽的夜风和美好的自然景色。创作的背景显示了当时文人追求闲适生活、品味自然的情怀。
这首诗以初夏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场景。诗的开头用“微凉动修竹”展现了初夏夜晚的清新,竹子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接着“晚色上楼迟”则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夜色的来临,诗人似乎在感叹光阴的易逝,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
“两句“待月清吟处,看山露坐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在月光下吟唱诗歌,山间的露水静静地洒落,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种宁静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波澜不惊。
后两句“鸟轻飘紫毳,虫细吐清丝”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夜生机勃勃的景象。鸟儿轻舞,虫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美好。最后一句“尊酒聊乘兴,还期续短诗”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情景,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诗歌创作的热切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形成了一幅和谐的夏夜图景。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初夏夜晚的闲适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怀和艺术追求。
诗中的“修竹”指的是:
A. 竹子
B. 树木
C. 花草
D. 石头
“待月清吟处”中的“清吟”主要指:
A. 吟诗
B. 听歌
C. 说话
D. 休息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忧愁
B. 兴奋
C. 宁静
D. 紧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