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00
树梢浮市声,簌簌西风起。
数问夜何其,月堕清溪底。
夜长胡不思,只是低头耳。
不见却依依,一曲歌游子。
树梢上飘荡着市井的声音,西风徐徐吹起。
不禁多次询问,今夜到底有多长,月光仿佛沉落在清澈的溪水底下。
夜晚如此漫长,为什么不思念呢?不过是低着头而已。
虽然看不见,却依然依依不舍,像一曲为游子而唱的歌。
黄绮,生于20世纪,是当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哲理。黄绮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复杂的情感。
《生查子 其二》创作于黄绮对生活和情感深刻思考的时期。该诗反映了作者对夜晚的感受,以及在长夜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生查子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思索与感怀。开篇以“树梢浮市声,簌簌西风起”引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生活的气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夜晚的询问,似乎在思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月堕清溪底”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交织。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夜长胡不思”,反映出一种对亲人的思念,虽然身处于夜色之中,心中却满是对故人的牵挂。最后一句“不见却依依,一曲歌游子”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游子的深情怀念和不舍之情,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游子的无奈与思乡之情。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思索的氛围,情感上则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的主题展开,表现了作者对亲人、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夜深人静时的思索与感悟。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复杂性。
“树梢浮市声”中的“浮”字意为:
A. 漂浮
B. 轻轻飘荡
C. 停滞
D. 深沉
诗中提到的“月堕清溪底”体现了:
A. 自然美
B. 思乡情
C. 生活的喧闹
D. 孤独感
“夜长胡不思”表达了作者的: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生活的热爱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亲人的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