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庭酒楼

《洞庭酒楼》

时间: 2025-05-10 07:22:15

诗句

落日洞庭霞,霞边卖酒家。

晚虹桥外市,秋水月中槎。

江白鱼吹浪,滩黄雁踏沙。

相将楚渔父,招手入芦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2:15

原文展示:

落日洞庭霞,霞边卖酒家。
晚虹桥外市,秋水月中槎。
江白鱼吹浪,滩黄雁踏沙。
相将楚渔父,招手入芦花。

白话文翻译:

落日映照在洞庭湖的彩霞里,霞光映衬着湖边的酒家。
傍晚时分,彩虹横跨桥外的集市,秋水中月亮映照着木筏。
江面上,白色的鱼在浪花中翻腾,滩涂上,黄色的大雁在沙滩上行走。
我和楚地的渔父相约,招手邀请他一起进入芦苇丛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
  • :夕阳西下时产生的彩色云霞。
  • 卖酒家:指卖酒的商家、酒楼。
  • 晚虹:傍晚时分的彩虹。
  • :木筏,古代水上交通工具。
  • 江白:江水清澈,白色的鱼。
  • 滩黄:沙滩上的黄色雁。
  • 楚渔父:楚地的渔夫,指代江南水乡的渔民。

典故解析

  • 楚渔父:在古代诗词中,渔父常被用作隐士的象征,代表一种恬淡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邝露是明代的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歌以清丽脱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洞庭酒楼》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生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烟火的眷念。

诗歌鉴赏:

《洞庭酒楼》是一首描绘秋日黄昏的诗,诗中呈现出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完美结合。开篇即以“落日洞庭霞”引入,画面生动而美丽,落日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形成绚烂的霞光,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受。接着提到“霞边卖酒家”,酒家的存在不仅增添了人间的生活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晚虹桥外市”则转向描绘傍晚的繁华景象,晚虹与桥市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此句让人联想到人们在忙碌一天后的放松与愉悦,而“秋水月中槎”的意象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遐想的氛围,月亮的倒影与木筏的结合,使人倍感诗意。

后面的“江白鱼吹浪,滩黄雁踏沙”,通过描绘自然生物的活动,展现出江湖的生机与活力,既有鱼在浪中翻飞的灵动,又有雁在沙滩上行走的安详,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最后一句“相将楚渔父,招手入芦花”,诗人以渔父呼应了前面的酒家,象征着一种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友谊的向往。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恬淡而富有诗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日洞庭霞:落日的余晖洒在洞庭湖上,形成美丽的霞光。
  2. 霞边卖酒家:湖边有一家酒家,霞光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
  3. 晚虹桥外市:傍晚时分,桥外的集市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
  4. 秋水月中槎:秋日的水面映照着月光,木筏在水中荡漾。
  5. 江白鱼吹浪:清澈的江水中,白色的鱼在浪花中翻腾。
  6. 滩黄雁踏沙:沙滩上,黄色的大雁在沙上行走,构成生动的景象。
  7. 相将楚渔父:与楚地的渔夫相约,表现了一种亲切的自然交往。
  8. 招手入芦花:邀请渔夫一起进入芦苇丛,象征着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霞”、“虹”等意象,营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
  • 对仗:如“江白鱼吹浪,滩黄雁踏沙”,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将鱼和雁的行为生动化,赋予它们生命,增加诗的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寓意着宁静和思考。
  • :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酒家:象征着人间的烟火气与温情。
  • 晚虹: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繁华的景象。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灵动。
  • :常被视为自由与归属的象征。
  • 渔父:象征着隐士生活与自然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哪个湖?

    • A. 太湖
    • B. 洞庭湖
    • C. 鄱阳湖
  2. 诗中“霞边卖酒家”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忙碌
    • B. 闲适
    • C. 寂寞
  3. “秋水月中槎”中的“槎”指的是什么?

    • A. 船
    • B. 木筏
    • C. 渔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 杜甫的《登高》:展现了壮丽的山河景色。

诗词对比

  • 比较邝露的《洞庭酒楼》和苏轼的《赤壁赋》,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绘,后者则表现了豪放的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两者虽风格迥异,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深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花心动·春词 减字木兰花 其九 鹧鸪 减字木兰花 其七 凤条清露 送屠存博 赠吾子行 寄刘师鲁 次韵韶卿壬寅元日又三日闻游人颇盛之作 暮春游西湖北山 春晚喜晴 赠孙思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受恩 选政 推亡故存 心事重重 通文知理 忍许 包含爽的成语 舍脸 缶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上了贼船 愆素 止字旁的字 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縢的词语有哪些 冬日黑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