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8:14
何处哀筝声不断,空山月落烟浮。
一支心曲几人酬。梦临佳丽地,人在最高楼。
长使此身西北望,帝乡迢递天陬。
有人知我不胜愁。文章熔百虑,歌啸涤千忧。
在哪里有那哀怨的筝声不断地回响,
空旷的山中,明月已落,烟雾缭绕。
这首心曲,有多少人能够回应?
我在梦中来到美丽的地方,
而此时却身处高楼之上。
总是让我朝向西北遥望,
那遥远的帝乡,天际线模糊。
是否有人能理解我这无尽的愁苦?
文章能融化百般思虑,
而歌唱能够洗涤千般忧愁。
这首《临江仙》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开篇就以“何处哀筝声不断”引入,唤起人们对音乐的共鸣,并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接着描绘了“空山月落烟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一支心曲几人酬”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表达出对交流与理解的渴望。
“梦临佳丽地,人在最高楼”展现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理想中的美好与现实的高处无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惆怅。最后几句“长使此身西北望,帝乡迢递天陬”则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孤独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探讨了孤独、思念与艺术对生活的慰藉,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哀筝”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人在最高楼”来表达什么?
“文章熔百虑,歌啸涤千忧”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