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2:36
千花百果候青阳,
二月斓斑匝点苍。
样簇浓枝灵鹫锦,
光添绣褓石麟床。
干戈后取仪双髧,
弧矢先悬志四方。
我国同休恩不浅,
年年此日忆高皇。
春光明媚,百花齐放,果实丰盈,正值二月,五彩斑斓的景象映衬着苍翠的山林。枝头上盛开的花朵如同灵鹫的锦缎,阳光洒落,装点着石制的麟床。经过战乱的岁月,我们重拾和平的仪式,弓箭高悬,志向四方。我们国家的和平恩泽深厚,每年在这个日子里都怀念高皇帝的恩德。
徐渭(1521年-1593年),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字君猷,号青藤、白云山人。徐渭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以其诗词的豪放、奔放而闻名。
徐渭创作此诗时,正值明代中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祖国的深切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已故皇帝的怀念。
《代寿黔公 其三》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对和平的向往。开篇“千花百果候青阳”,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徐渭通过“二月斓斑匝点苍”的描写,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样簇浓枝灵鹫锦”,则通过比喻将花朵与灵鹫相提并论,赋予自然景象以高贵的象征。而“光添绣褓石麟床”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富贵之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中间部分提到的“干戈后取仪双髧”,暗示了历史的动荡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重拾仪式感,象征着国家的恢复与团结,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两句则是对高皇帝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责任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表现出浓厚的春意,而在情感上则是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徐渭诗歌中常见的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历史的缅怀。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同时寄托了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千花百果”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繁荣
C. 哀伤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
A. 高皇
B. 高祖
C. 高宗
“光添绣褓石麟床”中的“绣褓”指的是什么?
A. 增添光辉的衣物
B. 奢华的床榻
C. 绣花的技艺
答案:
徐渭的《代寿黔公 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徐渭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历史的缅怀和和平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