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4
曲玉管•当年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靧面为容,簸钱学戏,当年彷佛应呼弟。
便到韶华两八,不解嫌疑。
镇相依。花浪栏边,蝉纱帘内,香怀贴抱梳新髻。
双觑菱花,曾将一笑酬之。
忍轻离。此后堪悲,奈一旦画舠南北,
但闻鸿便传言,遥知已定婚期。
泪沾衣。悔当年两小,
玉台曾未结红丝。
到今日重逢,瞥地凝思。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对往昔青春岁月的怀念与遗憾。她曾经面容姣好,和朋友们嬉戏玩乐,仿佛当年呼喊着弟弟的名字。青春年少时,她并不明白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情感。如今,站在花坛边、纱帘内,香气萦绕,她的头发梳得整齐,回忆起双眼如菱花般清澈的往昔,曾经用微笑回应过的情谊。可如今却要忍受分离的痛苦,听闻彼此已婚的消息,泪水湿透衣襟。她后悔当初那段青涩的年华,玉台之约未能实现。如今重逢时,心中充满了思绪与感慨。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女性地位不高的时代,但她的诗作却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其作品往往反映出对爱情、青春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董以宁年轻时,对青春岁月的回忆与对爱情的思考,反映出她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能实现爱情的遗憾。
《曲玉管•当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青春的美好与遗憾。诗中,作者用“靧面为容”描绘出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子形象,而“簸钱学戏”则勾勒出当年的无忧无虑,仿佛时光回溯,恍如昨日。随着岁月的流逝,作者意识到青春的短暂与情感的复杂,“不解嫌疑”体现了当时的青涩无知。
在描写离别时,作者用“忍轻离”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哀伤。此后听闻“鸿便传言”,象征着爱情的无常,令人倍感惋惜。尤其是“泪沾衣”一句,情感的真挚与痛苦跃然纸上。最后的“重逢”更是引人深思,既有欣喜又有感慨,显示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既有青春的欢愉,也有对爱情的遗憾与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以青春与爱情为主题,抒发了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能实现爱情的遗憾,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思考。
下列哪个意象代表青春的美丽?
A. 泪沾衣
B. 靧面
C. 蝉纱帘
D. 双觑菱花
“鸿便传言”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消息
C. 朋友
D. 青春
以下哪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
A. “便到韶华两八”
B. “悔当年两小”
C. “香怀贴抱梳新髻”
D. “双觑菱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