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7:52
丹梯翠壁郁烟霄,
宣帝行宫锁泬㵳。
牧马池荒残白草,
钓鱼台古长青苕。
宸游梦到华胥上,
仙仗巡非汾水遥。
晓向危楼瞻气象,
云端佳色护岧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象:青翠的山壁上,烟雾缭绕,仿佛通向天际;宣帝的行宫被锁闭在幽深的水边。牧马的池塘荒凉,只剩下残败的白草;钓鱼台依旧屹立,旁边的青苕依然苍翠。诗人梦游到华胥国,仙仗巡游的身影与汾水的距离遥远。清晨,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气象,云端的美丽色彩映衬着巍峨的山峰。
作者介绍:王慎中,明代诗人,字德明,号宗瑶,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任职官员。王慎中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慎中游览功德寺时,表达了他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功德寺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的“丹梯翠壁”便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描绘宣帝行宫的锁闭与荒凉,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时光的流逝。牧马池的荒凉和钓鱼台的古老相互映衬,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恒久。
诗人将自己的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提到“宸游梦到华胥上”,让人感受到他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最后,站在危楼上,诗人眺望远方的气象,似乎在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蕴含了对历史、理想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梯”象征什么?
“宸游梦到华胥上”中提到的华胥代表什么?
诗中的“牧马池”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王慎中的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王慎中的诗更着重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的诗则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对王慎中的《功德寺观三官感怀二首 其一》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