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50
葺屋空林伴翠微,柴门无事柳依依。
隔年药物频宜日,近午茶烟欲上衣。
山郭岁时流水旧,野堂风雨到人稀。
兴来独步多寻赏,为问茅君理息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幽的居所。屋子在空旷的树林中隐匿,与青翠的山水相伴,柴门前没有事务,柳树轻轻依依垂下。每隔一年,我的药物常常需要在阳光下晾晒,到了午后,茶烟袅袅升起,轻拂衣襟。山外的日常流水依旧如故,野外的堂前风雨交加,来访的人变得稀少。兴致来到时,我独自漫步,常常寻找风景,想要询问茅君关于田园的安宁之道。
作者介绍: 栗应宏,明代诗人,生于士族家庭,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隐居于山林时写成,反映了他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此诗展现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深切眷恋。开篇以“葺屋空林伴翠微”引入,描绘出一幅空灵的山水画面,诗人以“柴门无事柳依依”来渲染宁静的氛围。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色的描写,还有生活琐事的点滴,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接下来的“隔年药物频宜日,近午茶烟欲上衣”则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规律与安逸,药物的晾晒和茶烟的袅袅升起,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由“山郭岁时流水旧,野堂风雨到人稀”转折,描写了外界的变化,风雨交加的季节让来访者渐渐稀少,增添了一丝孤独感。最后一句“兴来独步多寻赏,为问茅君理息机”则是诗人内心的呼唤,渴望与隐者交流生活的智慧,展现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葺屋空林伴翠微”中的“翠微”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柴门无事”有什么含义?
“为问茅君理息机”中的“茅君”指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