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0:08
作者: 善珍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寸阴堪惜。趁身强健去,结茅苍壁。错料事,临老方知,国师与高僧,二途俱失。识字吟诗,敌不得死生何益。看寒山着语,李杜也输,莫道元白,千年过如瞬息。共飞鸿缥缈,沈没空碧。问懒瓚因甚遭逢,芋魁亦联翩,著名金石。遗臭流芳,老子勿许多心力。旋消磨数百瓮齑,掩关入寂。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应趁年轻时刻努力,结交朋友,然而临近老年时才明白曾经的努力与追求未必有结果。书写诗词的能力在生死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读到寒山的诗句,连李白和杜甫也显得失色,何况元白,千年过去如同瞬息。飞鸿在空中飘渺,沉没于无边的蓝天之中。询问懒惰的原因,似乎不如努力追求成就。老子说过,不必过多操心,转眼间消磨了数百坛豆腐,最终只得归隐于静寂之中。
作者介绍: 善珍,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作品多反映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可能在感悟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背景下创作,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总结。
《望梅词》通过对时间的希冀与人生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诗中开篇即以“寸阴堪惜”引入,直接切入主题,强调时间的宝贵。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对“国师与高僧”的提及,反映出对智慧与成就的质疑,尤其是到了人生的晚期,更加明白许多追求的虚无。诗中提及的“李杜”,即李白与杜甫,代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而“元白”则是指元稹与白居易,暗示着即使是伟大的诗人,时间也会让一切化为尘埃。最后,诗人通过对“飞鸿”的描绘,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整首诗不仅有着深邃的哲理思考,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切理解和对未来的无尽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时间,反思人生的追求与价值,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它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真正的意义。
诗词测试:
“寸阴堪惜”意为:
诗中提到的“国师与高僧”主要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