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8:35
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挽章二首
作者: 杨万里
赋感东征句,诗愁陟屺篇。
生前九龄梦,眼底五朝天。
锦告浑无恙,云车忽香然。
不堪青竹笋,归路不迎船。
这首诗以东征之事引发感慨,诗中表达了对离世的愁苦。生前的梦境似乎停留在九年的年华,眼底所见的宛如五朝的辉煌。锦绣的消息传来,告知我一切安好,云车似乎忽然散发出香气。但不胜感伤,青竹的笋子已长成,归来的路上却再也没有人来迎接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1250),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表达了他对已故友人的追忆与哀思,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这首挽诗以质朴而深情的笔调,描绘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用“赋感东征句,诗愁陟屺篇”两句,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沉重的情绪中。东征不仅象征着离别,也暗示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接下来的“生前九龄梦,眼底五朝天”则通过梦境与历史的对比,表现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奈。
接着,作者提到“锦告浑无恙”,似乎在寄托对逝者的美好祝愿与回忆,然而,随之而来的“不堪青竹笋,归路不迎船”则突显了生者的孤独与失落,似乎在诉说着即使有美好的回忆,最终的归途依然是孤寂的。这种情感的对比使整首诗更加深刻,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杨万里的这首挽诗不仅展现了个人对友人的哀悼,也反映了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悼念为主题,通过对逝者的回忆,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历史和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生前九龄梦”意思是:
A. 逝者的梦境
B. 作者的年轻时光
C. 诗人的理想
D. 友人的回忆
“云车”在诗中象征:
A. 逝去的友人
B. 美好的未来
C. 悲伤的回忆
D. 生命的旅程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逝者的哀悼
C. 对人生的思考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挽章二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但杨万里的表达更为细腻,情感上更显深沉,而杜甫则侧重于对历史和家庭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