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0:37
岂有文章置集贤,也无勋业到凌烟。只应画作老居士,留与香山结净缘。
这世上难道真有文章能让人置身于集贤殿,也没有什么功勋能达到凌烟阁的高度?不过应该是这幅画描绘了老居士,留给香山以结下清净的缘分。
陆树声,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一个反思自我成就和人生意义的时刻,诗人通过对比个人的平凡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辉煌,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本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自谦的表达,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前两句以“岂有”开头,强调了诗人对官位和功名的否定,传递出一种对物质荣华的无所谓和淡然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在古代文人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明清之际,许多文人都对仕途的虚幻有着深刻的反思。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即便没有显赫的功名,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内心的修养,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的“老居士”与“香山”不仅仅是一个画面,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象征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个人价值的思考,更传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显示了明代文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集贤殿”主要是用来表彰什么的?
A. 文人雅士
B. 农民
C. 商人
D. 士兵
诗中“老居士”主要代表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追求内心的平静
C. 追求权力
D. 追求财富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自豪
C. 淡泊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