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44
自承遗训莫窥园,云满地亭草满轩。
啮指音容还冉冉,伤心风木故翻翻。
呼天欲报难为德,阙地何由可徼原。
遗泪只今挥令伯,每聆乌鸟一番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与感伤。作者承接遗训,不去打扰那片园子,虽然四周云雾缭绕,亭子与草木皆是满目苍翠。思念之情如同啮指一般,音容宛在,心中却渐渐淡去。每当风吹过树木,往昔的情景便在心中翻腾,令人心伤。呼天想以德行回报,却发现难以实现,渴望的故土又何从寻觅。如今的泪水只能洒向空中,耳边只听乌鸟鸣叫,似乎在诉说着一番悲哀。
本诗中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遗训”一词可以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辈教导的重视,强调对先人遗愿的遵循与思念。
王济元,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一种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尤其在思乡与怀旧的主题上。
诗作创作于明代,可能是在诗人经历某种人生变故或离别之际,激发了对往昔的思念与对故土的眷恋。
《题思亭》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以及对往昔的深情回忆,表达了内心的惆怅与思念。首句“自承遗训莫窥园”便直指对先人的尊重与自我约束,表明诗人对过往的追忆是出于对传统的承载。接下来的“云满地亭草满轩”则构建出一幅静谧的园林画面,营造出一种恬淡却又略显苍凉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回忆。
“啮指音容还冉冉”一句,以“啮指”形象地传达了思念之深,音容宛在却又渐行渐远,令人深感无奈与惆怅。风吹过树木的声音,带来了往昔的回响,心中那份伤感更是无法言喻。
最后两句“呼天欲报难为德,阙地何由可徼原”,则是对故土的渴望与追忆的无奈,正如诗人所感叹的,想要回报先人教诲却无从实现,失去的故乡又如何能够寻回。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意象交织,展现了对过往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人提到的“遗训”指的是什么?
A. 先人的教诲
B. 自己的想法
C. 他人的建议
诗中的“啮指音容”可以理解为:
A. 思念的感觉
B. 吃东西的声音
C. 自然的声音
“阙地何由可徼原”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
A. 向往
B. 失落
C. 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