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日道中寄丁星墅

《秋日道中寄丁星墅》

时间: 2025-05-02 19:57:31

诗句

乍见江枫叶已丹,偶然别绪上眉端。

秋花小阁人欹枕,疏柳长堤我据鞍。

雁影云随天际远,潮声风送晚来寒。

未残丛菊还宜醉,好把新篇寄与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31

原文展示:

乍见江枫叶已丹,
偶然别绪上眉端。
秋花小阁人欹枕,
疏柳长堤我据鞍。
雁影云随天际远,
潮声风送晚来寒。
未残丛菊还宜醉,
好把新篇寄与看。

白话文翻译:

初见江边的枫叶已经红了,
偶尔的离别情绪浮上眉头。
秋天的花在小阁楼里,人斜靠着枕头,
疏落的柳树长堤上,我独自骑马。
大雁的影子随着云彩远去,
潮水的声响伴着寒风晚来袭。
未凋的丛菊仍然适合饮酒,
真想把新写的诗篇寄给你一看。

注释:

  • 乍见:初次看到。
  • 江枫:江边的枫树。
  • :红色。
  • 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 疏柳:稀疏的柳树。
  • 据鞍:坐在马鞍上。
  • 雁影:大雁的身影。
  • 潮声:海潮的声音。
  • 晚来寒:晚上带来的寒意。
  • 未残:尚未凋谢。
  • 丛菊:成片的菊花。
  • 宜醉:适合饮酒。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江枫”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在中国文学中,枫树常常象征着秋天和思乡之情。诗中“丛菊”提到菊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且与重阳节相关,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奉翰(约1630年-约1700年),清代诗人,字子山,号寒云,山西人。生平多游历,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诗人正值旅途中,感受到秋日的萧瑟和离别的情绪,写下此诗寄给友人丁星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秋日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江边景色,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以“乍见”和“偶然”引入,瞬间捕捉到秋日的气息,江枫叶红的景象便映入眼帘,带来了浓厚的秋意,随之而来的是思乡和离别的情感,深切而真实。

接下来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意境:秋花小阁里,诗人倚靠着枕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而疏柳长堤则在衬托着孤独的身影,形成了一种寂寞的美感。随着“雁影云随”的描写,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暗示着离别的难熬和时间的流逝,潮声和寒风又进一步渲染了这一份秋日的冷峻。

结尾两句则转向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便是未残的菊花依旧可以酿成美酒,诗人希望将自己所写的新篇寄给朋友,与其分享这份秋日的情感与美好,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乍见江枫叶已丹:初见江边的枫叶已然变红,表现出秋天的特征。
  • 偶然别绪上眉端:离别的情绪在不经意间浮现,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秋花小阁人欹枕: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靠在小阁的枕头上,感受秋花的气息。
  • 疏柳长堤我据鞍:在长堤旁,诗人骑马休息,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的孤独。
  • 雁影云随天际远:大雁飞向远方,象征着离别和孤独。
  • 潮声风送晚来寒:潮水声和秋风带来的寒意,增强了秋天的气氛。
  • 未残丛菊还宜醉:即使丛菊尚未凋谢,依旧适合饮酒,表现了一种乐观态度。
  • 好把新篇寄与看:希望将新作的诗篇寄给朋友,共享这份秋日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雁影”比喻离别的心情。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潮声风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乍见”与“偶然”、“未残”与“宜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秋天的萧瑟、离别的伤感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人通过秋日的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枫:象征秋天的到来与思乡情绪。
  • 秋花:代表秋天的美丽与短暂。
  • 疏柳:象征孤独与寂静。
  • 丛菊:象征坚韧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希望将什么寄给朋友?

    • A. 酒
    • B. 新篇
    • C. 画作
    • D. 信件
  3. “乍见江枫叶已丹”中的“丹”是什么意思?

    • A. 青色
    • B. 红色
    • C. 白色
    • D. 黑色

答案:

  1. C. 秋天
  2. B. 新篇
  3. B. 红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奉翰的《秋日道中寄丁星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但李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而王的诗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全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鹤仙 社日次韵 其二 次韵酬率翁 立春 其二 山居十六咏 其十一 草堂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满庭芳(甲寅生日) 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宫坛 其一 晚汎草塘有鱼入舟呼童鲙之适见瑞莲骈植与客赋首尾吟 其一 月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吾当 水中武器 邑字旁的字 令出惟行 页字旁的字 巾帻 神志不清 狐藉虎威 解剑拜仇 隐晦曲折 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声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隙屋 提手旁的字 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足为凭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