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1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10:58
种松先公墓下
作者:方岳 〔宋代〕
一壑风衰二十秋,
俯行诘曲翳松楸。
冢前无路草欲没,
泉下有知山亦愁。
翁仲不言关气运,
衣冠如在想神游。
何年夹道虬龙侣,
泪湿春泥儿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荒凉的景象,经历了二十个秋天,山谷中的风景黯淡无光。俯身走在蜿蜒的小路上,松树和梧桐树的阴影交错。墓前没有路,杂草快要淹没一切,泉水之下的灵魂也在为此感到忧愁。墓碑上的翁仲(守护神)不再言语,似乎与命运无关,衣冠仿佛依旧在世间飘荡,令人想起往昔的游历。何年何月,曾有龙虬相伴,两行热泪湿了春泥,白发已然添满。
“翁仲”是古代的守墓神,常常被用来象征死者的安宁和对生者的警示。诗中通过翁仲的沉默,反映了对生死无常的思考。“虬龙”则是古代神话中的生物,代表着高贵与威严,诗中提到的夹道相伴,暗示了与志同道合者的情谊。
方岳,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作于方岳晩年,时值社会动荡,个人遭遇坎坷,生死观念和对友人的怀念在诗中得到了深刻体现。诗人在墓前种松,既是对先公的追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
《种松先公墓下》展现了方岳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诗中以荒凉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勾画出作者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开头的“风衰二十秋”就像是时间的流逝,二十个秋天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接着,诗人描绘了蜿蜒的道路和阴影中的松楸树,暗示着人生道路的曲折与艰辛。
“冢前无路草欲没”,描写了墓前的荒凉,表现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生者的警示。泉下有知,表达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令人感到一种深沉的忧愁。随着诗的深入,翁仲的沉默象征着对命运的无奈,衣冠如在则让人怀念往昔的光辉岁月,生动地描绘出对故人的思念。
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仿佛在告诉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因为生命的流逝是不可逆的。最后的“泪湿春泥儿白头”,不仅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刻。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生死之间的深刻联系与对友谊的珍视,传递出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勇敢面对未来。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生与死、怀念与悲伤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种松先公墓下》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方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翁仲”是指什么?
A. 墓碑
B. 守墓神
C. 春泥
D. 逝者
诗中“泪湿春泥儿白头”的意思是?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逝者的怀念
C. 对生活的享受
D. 对时间的无奈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方岳及其作品的背景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