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48
玉梅令·寄安益龄金陵
作者: 吴玉如 〔近代〕
书来欲报,搁笔沉吟久。
怜衰歇六朝烟柳。
问后湖雪老,古堞旧斜阳,
残鸦几点,断魂在否。
鸡鸣埭上,酸风搔首。
飘零客为谁僝僽。
任征衫尘满,自理好精神,
离别恨古今常有。
这首诗的意思是:信件寄来,我想回信,却久久搁笔沉吟。感叹昔日六朝的繁华已然衰退,烟雾缭绕中的柳树显得十分凄凉。我不禁问道,后湖的雪已经老去,那古老的堞墙在斜阳下显得多么苍老,几只残鸦在空中盘旋,难道我的灵魂仍在此地吗?鸡鸣声在埭上响起,寒风刺骨让我不由自主地搔首沉思。身为飘零之客,我又为谁而感到惆怅呢?尽管征衣上沾满了尘土,我还是要整理好自己的精神,离别的痛苦无论古今都常有发生。
作者介绍:吴玉如,生于近代,诗风细腻,常以情感真挚著称,她的作品多涉及离愁别绪,表现出对故乡和往昔的怀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金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玉梅令·寄安益龄金陵》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金陵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感伤。开篇“书来欲报,搁笔沉吟久”便引入了思绪的起点,诗人收到信件,内心涌起波澜,却因思念而无法动笔。这种情感的纠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怜衰歇六朝烟柳”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又衰败的场景,六朝时期的繁华在烟柳之中渐行渐远,诗人对昔日的怜惜和对现状的惋惜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后面的描写中提到的“后湖雪老,古堞旧斜阳”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伤,后湖的雪已不再如昔日般纯净,古老的堞墙在斜阳照耀下显得愈发苍老,时间的流逝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残鸦几点,断魂在否”则引发了诗人的自我审视,孤独的乌鸦似乎在问他灵魂的去向,情感的孤独感再次升华。接下来的描写“鸡鸣埭上,酸风搔首”则传递出一种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寒风刺骨的环境与内心的困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最后两句“任征衫尘满,自理好精神,离别恨古今常有”则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表达了游子即使在漂泊之中也要振作精神,离别的痛苦自古以来便是常态,流露出一种坚韧与豁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身为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诗人收到信件后做了什么?
A. 立即回信
B. 搁笔沉吟
C. 忘记信件
D. 写了新的诗
六朝的烟柳象征了什么?
A. 繁华
B. 凄凉
C. 乡愁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玉如的《玉梅令·寄安益龄金陵》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均涉及离愁别绪,但吴玉如的作品更显历史感与时光流逝的哀伤,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美。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