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7:09
作者: 王凤娴 〔明代〕
花娇柳媚,问东君正是,芳菲时节。帐暖流苏鸡报晓,睡起悄寒犹怯。乌鸟情牵,青鸾信杳,追忆当年别。临歧泪滴,衷肠哽咽难说。望断行云柴门,倚遍凄凉,空对闲风月。屈指归期无限恨,添得愁怀叠叠。镜影非前,人情异昔,怎禁心摧折。欲诉凭谁,尽在数茎白发。
花儿娇艳,柳条柔媚,问东风,你是否正是这芳菲的时节?帐子里温暖,流苏垂挂,鸡鸣报晓,睡醒了却仍感到一丝寒意。乌鸟情深,青鸾音信全无,追忆往年分别的情景。临别时泪水滴落,心中的苦涩难以言表。望着行云在柴门上消散,依靠在这凄凉的地方,空对着闲适的风月。屈指算来,归期无尽的怨恨,使得忧愁层层叠叠。镜中映出的已非往昔,人情也已不同,怎能忍受心中的摧残?想要倾诉又能对谁呢,心中尽是几根白发。
“青鸾信杳”出自古代传说,青鸾是传递情爱的信使,暗示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待。而“临歧泪滴”则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常见于古诗词中。
作者介绍: 王凤娴,明代女诗人,以其才华和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描写著称。她的作品常常包含对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离别之际写给远方女儿,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与关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念奴娇 寄长女引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母亲对女儿的深切思念。开篇以“花娇柳媚”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美好的氛围。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离别的感伤。诗中多次提到的“泪滴”、“愁怀”等词汇,表现了母亲心中的苦涩与无奈。
诗中不仅有对春天的描写,也有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和人情的变化。尤其在“欲诉凭谁,尽在数茎白发”中,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无尽叹息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极为细腻,兼具了对人与自然的观察和对亲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王凤娴作为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切的情感,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展现了亲情的深厚与人生的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