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39
《念奴娇·十五夜宋蓼天太史招饮以雨不克赴少顷月出同纬云鲁望两弟暨曼殊小饮寺寓九叠前韵》 ——陈维崧
吾生万事,沈思遍都似今宵之月。只到圆时期便左,揉得愁成乱发。此夜西园,故人东阁,迟我情偏切。冲泥无计,车轮腹转难歇。少顷皓魄东升,海天一碧,世界都轩豁。燕市且须谋一醉,难得铜街泼雪。丝竹颠狂,弟兄歌叱,碎拗金鞭折。知他何处,笛声缕缕凄绝。
我这一生万般事物,都像今晚的明月一样沉思。直到圆月之时,愁苦化为一头乱发。这一夜在西园,故人在东阁,难以遏制我浓重的情感。冲破泥泞无计可施,车轮转动也难以停歇。稍后,皓月东升,海天一片碧蓝,世界都显得开阔。燕市里要谋求一醉,难得在铜街上泼雪的美景。丝竹声颠狂,兄弟们歌声嘹亮,金鞭折断的声音也在耳边回荡。可知他在何处,笛声缕缕传来,凄绝动人。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60-1730),字景星,号云洲,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真挚,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作品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十五夜,正值中秋佳节,诗人因受到太史的邀请而未能赴宴,心中惆怅,借月色抒发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念奴娇》以中秋之夜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引发了他对生活和友人的思考。起首以“吾生万事”引入,展现了诗人沉思的状态,紧接着“只到圆时期便左,揉得愁成乱发”则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月亮的圆缺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情感的变迁。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提到“此夜西园,故人东阁”,将个人情感和环境结合起来,突显了孤独的心境。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共度佳节,但因故未能如愿而心生惆怅。随着“少顷皓魄东升”,月亮的升起象征着希望和光明,但诗人仍然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失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情感的深邃和细腻,展现了陈维崧作为清代词人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中秋夜的月色,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皓魄”指的是:
A. 太阳
B. 明亮的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未能赴宴?
A. 生病
B. 雨天
C. 忙于工作
D. 其他原因
诗中提到的“燕市”主要指:
A. 一个城市
B. 一种饮料
C. 市集或集市
D. 一个节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