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甘陵乱

《甘陵乱》

时间: 2025-05-06 17:52:52

诗句

甘陵兵乱百物灰,火光属天声如雷。

雷声三日屋瓦摧,杀人不问婴与孩。

守官迸走藏浮埃,後日稍稍官军来。

围城几匝如重鋂,万甲雪色停皑皑。

孰敢专辄但取裁,黄土始坚难速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2:52

诗词名称: 甘陵乱

作者: 梅尧臣〔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甘陵兵乱百物灰,
火光属天声如雷。
雷声三日屋瓦摧,
杀人不问婴与孩。
守官迸走藏浮埃,
後日稍稍官军来。
围城几匝如重鋂,
万甲雪色停皑皑。
孰敢专辄但取裁,
黄土始坚难速颓。


白话文翻译:

甘陵地区发生兵乱,百物尽成灰烬,
火光冲天,声响如雷。
雷声持续三天,屋瓦纷纷摧毁,
杀人不问婴儿与儿童。
守城的官兵们纷纷逃走,藏匿在尘埃之中,
后来,官军渐渐赶来。
围城的军队环绕几圈,犹如重重铠甲,
万甲铠甲在雪中显得格外白皑。
谁敢随意做主,唯有按规矩行事,
黄土刚开始坚硬,却难以迅速崩溃。


注释:

  • 甘陵: 地名,指的是历史上发生兵乱的地方。
  • 兵乱: 战乱、战争。
  • 火光属天: 形容火光高涨,似乎直达天际。
  • 雷声三日: 形容战斗声持续不断,造成严重的破坏。
  • 婴与孩: 婴儿和小孩,强调战争的残酷。
  • 守官: 守城的官兵。
  • 浮埃: 尘土、烟尘。
  • 官军: 政府军队。
  • 围城: 包围城市的军队。
  • 万甲: 形容军队的铠甲,数量众多。
  • 黄土始坚: 指战争造成的土地坚硬,然而却仍然脆弱。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甘陵地区的战乱情景,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无情和破坏。诗中所提到的“杀人不问婴与孩”,突显了战争的残酷,不分敌我,无一幸免。这与历史上许多战争的惨烈情景相呼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以及后来的南北朝等时期的频繁战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东野,宋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和社会生活,关注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甘陵乱》创作于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件,表达对战争的深切关怀与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甘陵乱》是一首反映战争残酷与人间苦难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甘陵地区的兵乱,火光冲天,声势浩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紧接着,诗人通过“雷声三日屋瓦摧”这一句,生动地形象化了战争的破坏力,屋瓦被摧毁,象征着百姓的家园在战火中化为乌有。

“杀人不问婴与孩”更是将战争的残酷推向高潮,表现出无辜生命在战争面前的无助和悲惨。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守城的官兵,描述他们在乱世中无奈逃离的景象,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恐慌和无序。

最后几句描绘了官军的到来以及围城的局面,透出一种无奈和压迫感。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对生命的漠视,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甘陵兵乱百物灰: 战乱使得甘陵地区万物皆毁。
  2. 火光属天声如雷: 火光冲天,声音如雷般震耳欲聋。
  3. 雷声三日屋瓦摧: 战斗持续三天,房屋的瓦片被震碎。
  4. 杀人不问婴与孩: 战争中,无论婴儿还是孩子,皆遭受杀戮。
  5. 守官迸走藏浮埃: 守卫城池的官兵纷纷逃离,藏身于尘埃之中。
  6. 後日稍稍官军来: 过后,官军渐渐赶到。
  7. 围城几匝如重鋂: 军队围城如同重重铠甲包围。
  8. 万甲雪色停皑皑: 成群的铠甲在雪中显得格外白皑。
  9. 孰敢专辄但取裁: 谁敢随意做主,只能依照规矩行事。
  10. 黄土始坚难速颓: 黄土刚开始坚硬,然而却难以迅速崩溃。

修辞手法:

  • 比喻: “火光属天”形象地描绘出火灾的规模。
  • 拟人: “杀人不问婴与孩”赋予无情的战争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 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战争为主题,表现了战乱带来的毁灭与人间苦难,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无辜生命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火光: 象征战争的猛烈与破坏。
  2. 雷声: 代表战争的声音,震撼人心。
  3. 婴与孩: 代表无辜的生命,突显战争的残酷性。
  4. 官军: 象征政府的力量与对抗。
  5. 万甲: 代表着军队的庞大,令人感到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甘陵乱》中,诗人用什么意象来描绘战争的猛烈?

    • A. 火光
    • B. 竹林
    • C. 溪水
    • D. 星星
  2. 诗中提到“杀人不问婴与孩”,这句强调了什么?

    • A. 战争的荣耀
    • B. 战争的残酷
    • C. 战争的无常
    • D. 战争的和平
  3. 诗中“谁敢专辄但取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自由
    • B. 无奈
    • C. 自信
    • D. 期待

答案:

  1. A. 火光
  2. B. 战争的残酷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卖炭翁》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 同样以战争为主题,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惨状,但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白居易的《卖炭翁》: 通过市井小民的视角,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十三 浣溪沙 壬寅正月十六日见东宫踏冰过金海作二阕 其一 浣溪沙 题郑鹢舲《晴湖眷棹图》 浣溪沙 太平船 浣溪沙·试院监考作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五 浣溪沙(八之四) 浣溪沙 其一 新柳吐秀,初日相映,作黄金色,夹路依依可怜。 浣溪沙 浣溪沙 北上途中阻兵,寓天地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摧志屈道 相去万里 如梦如醉 侃然正色 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悬车之岁 脑儿 大字旁的字 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枷的词语有哪些 泉石膏肓 同字框的字 毛字旁的字 秀膊 实缺 惊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