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5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2:52
甘陵兵乱百物灰,
火光属天声如雷。
雷声三日屋瓦摧,
杀人不问婴与孩。
守官迸走藏浮埃,
後日稍稍官军来。
围城几匝如重鋂,
万甲雪色停皑皑。
孰敢专辄但取裁,
黄土始坚难速颓。
甘陵地区发生兵乱,百物尽成灰烬,
火光冲天,声响如雷。
雷声持续三天,屋瓦纷纷摧毁,
杀人不问婴儿与儿童。
守城的官兵们纷纷逃走,藏匿在尘埃之中,
后来,官军渐渐赶来。
围城的军队环绕几圈,犹如重重铠甲,
万甲铠甲在雪中显得格外白皑。
谁敢随意做主,唯有按规矩行事,
黄土刚开始坚硬,却难以迅速崩溃。
本诗描绘了甘陵地区的战乱情景,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无情和破坏。诗中所提到的“杀人不问婴与孩”,突显了战争的残酷,不分敌我,无一幸免。这与历史上许多战争的惨烈情景相呼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以及后来的南北朝等时期的频繁战争。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东野,宋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和社会生活,关注民生疾苦。
《甘陵乱》创作于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件,表达对战争的深切关怀与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梅尧臣的《甘陵乱》是一首反映战争残酷与人间苦难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甘陵地区的兵乱,火光冲天,声势浩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紧接着,诗人通过“雷声三日屋瓦摧”这一句,生动地形象化了战争的破坏力,屋瓦被摧毁,象征着百姓的家园在战火中化为乌有。
“杀人不问婴与孩”更是将战争的残酷推向高潮,表现出无辜生命在战争面前的无助和悲惨。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守城的官兵,描述他们在乱世中无奈逃离的景象,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恐慌和无序。
最后几句描绘了官军的到来以及围城的局面,透出一种无奈和压迫感。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对生命的漠视,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歌以战争为主题,表现了战乱带来的毁灭与人间苦难,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无辜生命的同情。
《甘陵乱》中,诗人用什么意象来描绘战争的猛烈?
诗中提到“杀人不问婴与孩”,这句强调了什么?
诗中“谁敢专辄但取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