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歌子二阕 其二

《南歌子二阕 其二》

时间: 2025-04-29 13:01:09

诗句

高阔风烟隐,回廊宝带弯。

悄来东路看南山。

独个行来小鸟不知远。

摘柳穿三径,随花路一湾。

眼前桥隔两湖船。

人去回林紧抱水云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01:09

原文展示

高阔风烟隐,回廊宝带弯。
悄来东路看南山。
独个行来小鸟不知远。
摘柳穿三径,随花路一湾。
眼前桥隔两湖船。
人去回林紧抱水云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高高的山峰被雾气笼罩,曲折的回廊如同宝带一般蜿蜒。悄然走来,从东边观看南山,独自一人走过时,小鸟并不知道路途的遥远。我在三条小径上摘柳,沿着花香四溢的小路走向一个小湾。眼前的桥隔着两湖,湖面上有船只来往。人已离去,林间的水与云天紧紧相拥。

注释

  • 高阔:形容高远而开阔。
  • 风烟隐:指山间的雾霭和烟雾,隐约可见。
  • 回廊:回旋曲折的走廊,形容景物的曲折。
  • 宝带:比喻优美的事物,如同珍宝般的带子。
  • 悄来:悄然地走来,形容动作轻柔。
  • 独个:独自一人,强调孤独的行走。
  • 摘柳:采摘柳树,带有春天的生机。
  • 三径:指三条小路,形象生动。
  • 一湾:指小湾,常用于形容水面或山水。
  • 桥隔:桥把两边隔开,形成视觉上的分割。
  • 人去回林:人已经离去,林间依旧保持宁静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恨水(1895年-1967年),原名张耀华,字恨水,是当代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张恨水的诗词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经历,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南歌子二阕 其二》创作于20世纪中叶,正是社会变迁迅速的时期。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展现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依然存在的那份宁静和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二阕 其二》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高阔风烟隐”便引领读者进入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境界,诗人在高远的山中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气氛。接下来的“回廊宝带弯”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出景物的优美与曲折,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独自一人走在小路上,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摘柳、穿径,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小鸟不知远”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刻理解,或许在无尽的远方,自然也有其独特的节奏和生命。

最后的“人去回林紧抱水云天”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宁静交织的情感。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融入其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阔风烟隐:描绘高远的山峰被烟雾笼罩,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
  2. 回廊宝带弯:用“宝带”比喻曲折的走廊,营造出一种优雅的环境。
  3. 悄来东路看南山:表示轻声细语地走来,目光投向南山,显示出一种从容。
  4. 独个行来小鸟不知远:独自一人行走,小鸟在此过程中显得无忧无虑,体现出自然的和谐。
  5. 摘柳穿三径:在三条小径上采摘柳树,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6. 随花路一湾:随着花香的路走向一个小湾,带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
  7. 眼前桥隔两湖船:描绘眼前的桥隔着两湖,湖面上有船只往来,增加了生活的气息。
  8. 人去回林紧抱水云天:人已离去,但林间的水与云天依然相拥,留给人无限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比作“宝带”,形象生动。
  • 拟人:小鸟的无忧无虑,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人去回林”,“水云天”形成和谐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高阔风烟:象征着广阔的理想和追求。
  • 回廊:寓意人生的曲折和变化。
  • 小鸟:象征自由与无忧。
  • 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桥、湖:代表着人与自然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歌子二阕 其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恨水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宝带”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回廊
    • C. 山峰
    • D. 树木
  3. 诗人最后一句“人去回林紧抱水云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与宁静
    • B. 快乐与满足
    • C. 忧伤与痛苦
    • D. 兴奋与活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并包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南歌子二阕 其二》《春江花月夜》: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美和内心情感,但《春江花月夜》更注重于景物的动感与交融,而《南歌子二阕 其二》则更强调孤独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张恨水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词流派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全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人之金陵 山行行歌十首 水仙庙鼓吹曲四首 重经洞霄 吊友人朱子大 寄茅山道友三绝 寄韩涧泉 既离洞霄遇雨却寄道友 即事二首 回次秣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诫勒 人伦并处 潜沦 赭衣满道 黍字旁的字 奇开头的成语 長字旁的字 包含渲的词语有哪些 谥告 痿损 不辞辛劳 釆字旁的字 杀鸡取卵 酉字旁的字 包含彀的词语有哪些 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面首左右 脚结尾的成语 一时之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