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37
绀绾双蟠髻,云敧小偃巾。
轻盈红脸小腰身。
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
蓬山才调更清新。
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的双髻是用黑发编成的,头上轻轻地搭着一条小巾。她的脸庞红润,身材轻盈如燕。突然,鼓声响起,仿佛在催促她舞动,精神焕发。空旷的场地上,她轻轻地停下,微风轻拂,似乎春天的柳枝也在轻轻摇曳。她的才华与风采在蓬山之上显得更加清新,胜过那些缠绕在头上的千种锦绣,独具珍贵的韵味。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兼具诗、词、散文之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达到高峰之时。此时,他对于生活中的美和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作品中流露出对女子优雅舞姿的赞美。
《南歌子 楚守周豫出舞鬟》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词作。苏轼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女子舞蹈的轻盈与美丽。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既有面容的美丽(“轻盈红脸小腰身”),又有舞姿的神韵(“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艺术氛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通过“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这一句,表达了在舞蹈间歇时的宁静与优雅,仿佛一切都随着春风而和谐共舞。最后一句“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则将女子的独特魅力与繁华的锦缎相对比,突显出她的无与伦比,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舞姿和美丽,抒发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青春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中的“千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写女子的词语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南歌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与优雅,但苏轼更侧重于女子舞蹈的动态表现,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