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8:51
西河 竹
俞彦 〔明代〕
山窗下归来,雅意相待。
杏桃飞尽,恁清阴始知不改。
倩谁传语报平安,夜深时有天籁。
嶰谷种,淇澳派。
仙源宁比萧艾。
众芳摇落,翠沉沉此君独在。
化龙栖凤总无凭,最怜月影风态。
成竹意,虽未解。
潇湘一幅堪爱。
子瞻与可,漫相夸别传教外。
不如千亩贮胸中,清贫馋守何害。
在山窗下归来,心中有雅致的情意相待。
杏花桃花飞落殆尽,这清幽的阴影始终不改。
请问谁能传达我的平安,夜深时听到天籁之音。
在嶰谷中种植,淇澳的水流也好。
那仙源的美好岂能比得过萧艾。
繁花似锦都已凋落,只有你在这苍翠之中独自伫立。
化龙栖凤始终没有凭据,最令人怜惜的只有月影和风韵。
成竹之意,虽尚未明了。
潇湘的美景实在令人爱慕。
子瞻与可,闲聊时总是夸赞别人的传教。
不如将千亩的心事收藏在心中,清贫又何妨?
俞彦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西河 竹》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通过“山窗下归来”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隐逸的生活姿态。诗中提到的“杏桃飞尽”不仅仅是对春天的叹息,更是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惋惜。
接下来的“倩谁传语报平安”,彰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夜深时的“天籁”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诗中“众芳摇落,翠沉沉此君独在”描绘了在繁华落尽后,依然坚守自我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独立精神的追求。
结尾的“清贫馋守何害”,则是在强调一种淡泊名利、心中自有天地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超脱与对心灵的追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歌世界。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独立精神的追求以及对物质的超脱,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淡泊的心态。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天籁”指的是什么?
诗中“众芳摇落”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