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28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
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
黄钟六律正,阊阖八风宣。
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弦。
舞林鸾更下,歌山凤欲前。
闻音能辨俗,听曲乃思贤。
感物观治乱,心恒防未然。
君子得其道,大平何有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气广泛、德行崇高的盛唐时代。文风兴起,雅致显现,音乐和乐器的演奏也显示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舞蹈如同凤凰下凡,歌声如同凤鸟欲飞。通过音乐的声音,能够辨别出世俗的种种,听到乐曲便能想起那些贤德之人。感受事物的变化,观察治乱的局势,内心始终保持警觉,防范未然。君子若能得道,何愁国家不太平呢?
作者介绍:庾信,字子山,号阮郎,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擅长诗歌和辞章而著称,作品多以抒情、议论为主,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朝时期,正值文人对盛唐文化的追忆与赞美,表现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赞赏,渴望恢复大雅之风。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七》以其流畅的音韵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庾信的文学才能。全诗围绕“风气”和“德行”的崇高展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既有对盛唐时代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诗中以音乐和舞蹈为载体,表现出一种活泼而和谐的氛围,音乐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是社会风气的反映。
诗人通过“闻音能辨俗”一语,强调了音乐与社会风俗之间的关系,艺术不仅能传达情感,更能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面貌。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最后,诗句“君子得其道,大平何有焉”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道德与治理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君子理想的高度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强调德行与治国的关系,表达了对盛唐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钟”代表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饮料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建筑
“舞林鸾更下”中的“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舞蹈
D. 一种山
诗人通过“闻音能辨俗”想表达什么?
A. 音乐的力量
B. 生活的艰辛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庾信的《周五声调曲其七》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表现出对盛世的向往与对道德的重视,但前者更多地侧重于音乐和和谐的社会风气,而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情与及时行乐的态度,展现出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