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六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六》

时间: 2025-04-27 15:00:37

诗句

圣人千年始一生,黄河千年始一清。

摄提以之而从纪,玉烛于是而文明。

东南可以补地阙,西北可以正天倾。

浮鼋则东海可厉,运锸则南山可平。

众仙就朝于瑶水,群帝受享于明庭。

怀和则韎任并奏,功烈则钟鼎俱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0:37

原文展示:

圣人千年始一生,黄河千年始一清。
摄提以之而从纪,玉烛于是而文明。
东南可以补地阙,西北可以正天倾。
浮鼋则东海可厉,运锸则南山可平。
众仙就朝于瑶水,群帝受享于明庭。
怀和则韎任并奏,功烈则钟鼎俱铭。

白话文翻译:

圣人经过千年的时间才开始一生的伟业,黄河经过千年才开始清澈明净。
若能采纳“摄提”的教诲,便可以遵循历史的规律,
而“玉烛”的光辉,则可以使文明得以传播。
东南的土地可以用来修补大地的缺口,
西北的力量可以用来纠正天空的倾斜。
如能驾驭浮鼋,东海的波涛可被平息,
若能运用锸具,南山的高峰可被削平。
众多神仙聚集在瑶水之畔,
群帝在明亮的殿堂中接受供奉。
若心怀和谐,则乐器与琴瑟齐奏,
若功勋卓著,则铭刻于钟鼎之上。

注释:

  • 圣人:指有德行和智慧的人,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
  • 千年始一生:表达人生的伟大事业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
  • 摄提: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寓意引导和遵循历史。
  • 玉烛:象征光明与文明。
  • 东南、西北:方位象征,代表中国的地理方向与自然力量。
  • 浮鼋:古代神话中水中的生物,象征海洋的力量。
  • 众仙、群帝:指神仙和帝王,象征着权力与神圣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号宗悫,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丽见长,作品常表达对历史、哲学的思考和对政治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表现出对圣人道德教化的期望,以及对国家安定与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庾信的《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六》以气势磅礴的语言,传达了对圣人和理想治理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历史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文明发展的思考。开篇“圣人千年始一生”,强调了伟大事业的艰辛与漫长过程,借此引出对德治的期盼。后半部分通过对东南与西北、浮鼋与运锸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强调了治理国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诗中“众仙就朝于瑶水,群帝受享于明庭”一联,描绘了理想中的和谐社会,神仙与帝王的同聚象征着神圣的力量与人间的治理相辅相成。而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和谐与功勋的重要性,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内容上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历史观,展现了庾信深邃的思考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人千年始一生:强调伟大事业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 黄河千年始一清:比喻国家治理的缓慢过程。
  • 摄提以之而从纪:强调历史教诲的重要性。
  • 玉烛于是而文明:光明象征启迪与文化的传播。
  • 东南可以补地阙:自然界的力量可以修复人间问题。
  • 西北可以正天倾: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掌控。
  • 浮鼋则东海可厉:比喻能驾驭自然力量,安定海洋。
  • 运锸则南山可平:象征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环境。
  • 众仙就朝于瑶水:描绘理想和谐的社会景象。
  • 群帝受享于明庭: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 怀和则韎任并奏:和谐使得各方力量齐心协力。
  • 功烈则钟鼎俱铭:功勋的记载,强调历史的见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现象比喻治理的艰辛。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大量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 夸张:强调治理的伟大与复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道德教化和理想社会的渴望,强调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庾信对国家未来的期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人: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 黄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 东南、西北:地理象征,代表治理的方位与力量。
  • 瑶水、明庭:象征理想的社会与和谐的政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圣人千年始一生”中的“圣人”指的是谁? A. 统治者
    B. 文学家
    C. 哲学家
    D. 神仙

  2. 诗中提到的“黄河”象征什么? A. 自然力量
    B. 历史的积淀
    C. 文明的象征
    D. 战争的结果

  3. “众仙就朝于瑶水”的意图是什么? A. 描绘自然美
    B. 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
    C. 强调历史的重要性
    D. 赞美神仙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 李白《将进酒》:表现豪情与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诗词对比:

庾信的《周五声调曲其十六》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更强调政治与历史,后者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美的结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庾信诗歌研究》
  • 《南北朝文学史》

相关查询

浣溪沙 病中吟 浣溪沙 浣溪沙 和梦窗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和霏微细雨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一 浣溪沙 夏景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升量石 气情 幾字旁的字 匆匆忙忙 水火不相容 兼国 敷治 钻冰求火 包含鲜的词语有哪些 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锁闭 行字旁的字 一纸空文 野结尾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禄数 旡字旁的字 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