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16
远招十五叠 其三
作者: 顾璘 〔明代〕
歌三叠兮思旧恩,
明公遇我如弟昆。
三年驱鸡走下邑,
手挈驽劣还君门。
风尘折腰半失坠,
如我在枳何宜存。
誓填沟壑无死所,
地轴倒陷摧昆仑,
仰天痛绝声长吞。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日恩情的追忆。明公如同兄弟般对待我,我在他身边已有三年,曾帮助他驱赶鸡群,今天却只带着驽马回到他家。生涯艰辛,屈身于风尘之中,难免心中失落,正如我在枳树下该如何生存。誓言填平沟壑,没有死去的地方,地轴倾斜,昆仑山也被摧毁,仰天长叹,痛苦的声音久久回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璘,明代诗人,以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著称。其诗作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友情的回忆,反映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远招十五叠 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旧恩的深切怀念。每一句的情感都如涓涓细流,流淌出诗人内心的苦涩与无奈。开篇“歌三叠兮思旧恩”,引出对往日情谊的思念,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透出一丝失落和惆怅。诗中提到的“明公”,象征着那些在生活中给予帮助、支持的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风尘折腰半失坠”一句,生动描绘了诗人在生活压力下的艰辛与挣扎,风尘仆仆的旅途,折射出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屈辱与无奈。而“誓填沟壑无死所”则反映了诗人不屈的决心,尽管面临困境,依然愿意在岁月的沟壑中奋斗,体现了人性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从对友情的思念到对现实的反思,最终升华为对生命与价值的深刻思考。顾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在古典诗词中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旧恩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往友情的珍视与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人性中的坚韧与不屈,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明公”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兄弟
C. 对某位有德之人的尊称
D. 诗人的师长
“风尘折腰”中的“风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生活的艰辛
C. 人际关系
D. 个人的经历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活的赞美
B. 对旧恩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C. 追求理想的决心
D. 对友谊的轻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顾璘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