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赠汤益阳师 其五

《奉赠汤益阳师 其五》

时间: 2025-04-27 18:20:03

诗句

嗜古从吾好,违时哂亦休。

世情混兰艾,天意杂薰莸。

骐骥空皮相,珊瑚此网收。

登龙斯已足,何必更千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0:03

原文展示:

奉赠汤益阳师 其五
嗜古从吾好,违时哂亦休。
世情混兰艾,天意杂薰莸。
骐骥空皮相,珊瑚此网收。
登龙斯已足,何必更千秋。

白话文翻译:

我热爱古代事物,虽然与时代有些背离,但也不再哂笑。
世间情感如同兰草和艾草混杂,天意如同香草与苦菜交织。
骐骥(良马)只是外表华美而已,珊瑚(美丽的海洋生物)也只是一种收成。
登上龙门已经足够,何必再追求千秋的显赫。

注释:

字词注释:

  • 嗜古:喜爱古代的事物。
  • 违时:背离时代潮流。
  • 哂:讥笑。
  • 兰艾:兰草与艾草,象征世间的混乱。
  • 薰莸:香草与苦菜,象征天意的复杂。
  • 骐骥:指良马,形容外表华丽而内涵空虚。
  • 登龙:指登上龙门,象征成功与显赫。

典故解析:

  • "登龙"源于古代传说,传说中龙门是成功的象征,寓意着个人成就与地位的提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伯埙(1686-1744),字惟白,号云白,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古诗见长。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思潮交替之时,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在此诗中得以体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深思。开篇即以“嗜古”自述,表明个人的兴趣与追求,然而“违时哂亦休”则暗示了对时代潮流的无奈与放弃。接下来,诗人通过“世情混兰艾,天意杂薰莸”的对比,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混乱,反映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

“骐骥空皮相,珊瑚此网收”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揭示了外表华丽的事物往往内涵空虚,强调了实质与表象的对立。最后一句“登龙斯已足,何必更千秋”则是对个人成就的反思,诗人认为只要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何必再追求更高的名利。

整首诗充满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执着与对当下社会的清醒认识,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喜爱,但也承认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 第二联通过比喻描绘了世间人情复杂,天意难以预测。
  • 第三联则通过骐骥与珊瑚的比对,揭示了表象与内涵的矛盾。
  • 最后一联强调了成功的满足感,反映了对名利的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骐骥”与“珊瑚”比喻表象与内涵。
  • 对仗:如“嗜古从吾好,违时哂亦休”,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对古代文化的执着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混乱的无奈及对成就的淡泊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艾:象征世间的纷乱与复杂。
  • 骐骥:象征表面的华丽。
  • 登龙:象征成功与地位的提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嗜古”指的是什么?
    A. 喜爱古代事物
    B. 反对古代文化
    C. 无所谓

  2. “世情混兰艾”中的“兰艾”象征什么?
    A. 和谐
    B. 复杂与混乱
    C. 美好

  3. 诗人对个人成就的态度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满足于现状
    C. 忽视成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成功与名利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伯埙的这首诗更为内敛,强调个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而李白则是外向的豪放与畅快。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昭君怨 昭君怨 昭君怨 昭君怨 斋中兰蕙正开又将南行故巢词来乞借因移赠二丛词以答之 昭君怨 题画 昭君怨二首 其二 昭君怨二首 其一 昭君怨 昭君怨 昭君怨 游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枉费心机 海誓山盟 杀风景 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别籍异财 释手 乙字旁的字 老成炼达 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骨血 幾字旁的字 遍地开花 胃囊 朱铅 立刀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