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09
次韵前人取别二首
作者: 陈著 〔宋代〕
初心高处欲穷游,兀坐书窗七月秋。
风雨已成贫甫叹,山云却为老韩收。
从来人事有圆缺,可是天公分去留。
正尔无聊负暄立,赤书忽落剡溪头。
全诗翻译:
在初始的高处渴望去探求,独自坐在书窗前,七月的秋天使我感到苍凉。
风雨已经让我感到贫乏与无奈,而山中的云雾却为老韩所收。
人世间的事情总有圆缺,但上天却未必分得清去留。
正因如此我无聊地在阳光下静立,忽然一封赤色的书信从剡溪头飘落。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盛行的时代。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理想与自我价值的时期。诗人在书窗前面临自我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头的“初心高处欲穷游”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而“兀坐书窗七月秋”则展现出一种孤独的状态,结合七月的秋意,仿佛在表明时光的流逝与理想的遥远。
中间两句“风雨已成贫甫叹,山云却为老韩收”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风雨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叹息,而“老韩”似乎在提醒人们,历史的伟人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困境。
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哲理:“从来人事有圆缺,可是天公分去留。”和“正尔无聊负暄立,赤书忽落剡溪头。”,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上天的安排,诗人对此感到无奈与无聊,但又隐隐期待着未来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使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例如“风雨已成贫甫叹”,将风雨与人的情感结合,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韩”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韩愈
B. 杜甫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初心”主要指什么?
A. 对自然的向往
B. 最初的理想与追求
C. 对历史的追溯
D. 对他人的期望
“风雨已成贫甫叹”中的“贫甫”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自然的变化
C. 对朋友的思念
D. 理想的破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著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心境。
以上为《次韵前人取别二首》的全面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