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9:11
贺新郎 五月十四天晓前看月
作者:卢青山
万里无人幕。澹蒙天非青非黑,冰轮挺卓。
四簇群山冻铁峙,百树团幽路陌。
路灯下伊谁如削?欲晓泠风吹玉露,
听一蛙自鼓自起落。问汝月,寒亦莫?
回头历历都如昨。甚平江溪光泻玉,
蓝岚浸魄。毕竟不关君家事,去便轻轻忘却。
更不记槐檐坏铎。故地非遥阴阳隔,
剩孤魂倚柏长嗟度。月与人,两寂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月亮在天边高悬,周围是冷清的山和树木。路灯下,似乎有一个人影,想要在晨风中感受清凉和露水,听着青蛙的声音起伏。诗人向月亮询问,是否也感受到寒冷,回想往昔,仍然历历在目。江边的水光就像玉石一样洒落,蓝色的烟雾渗透心灵。毕竟这些与君的家事无关,离去时就轻轻忘却。更不记得那损坏的钟声。故地虽不遥远,却隔着阴阳。剩下的孤魂只能倚靠着柏树,长叹不已。月亮与人,两者都是寂寞的存在。
卢青山,现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山水和人生感悟,表达对孤独和生命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内心关系的深刻理解。开头的“万里无人幕”便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随后对天空和月亮的描写,既表现出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诗中的“路灯下伊谁如削”将人影的孤独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人在月亮的映衬下,思绪随之飞扬,回忆往昔的经历与情感,表现出一种怀旧的情怀。同时,诗中对“寒”的反复提问,显得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人类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最后,孤魂倚柏的意象,象征着对过去的追思,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讨,给人一种沉重而又清醒的感受。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孤独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探讨。
整首诗在于探索孤独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最终归结于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的依赖。
诗中“万里无人幕”意指什么?
诗人向月亮询问“寒亦莫”,表达了什么情感?
“剩孤魂倚柏长嗟度”中“孤魂”的意思是?